浦东这一年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天文馆正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全船贯通、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行、

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启用……

年,

浦东发生了哪些科创大事?

一起来细数!

1

年2月4日,博通集成的BK芯片通过国际Wi-Fi联盟组织的Wi-Fi6认证测试,是全球首款支持Wi-Fi6的物联网芯片。该芯片重新定义了原先IoT应用的Wi-Fi连接生态,开启了物联网全面进军Wi-Fi6时代的新篇章。

2

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作为国产大飞机C全球首家启动用户,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了C大型客机购机合同,首批引进5架。

3

年3月3日,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Ⅰ类创新药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商品名:艾弗沙)获批上市。该药为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性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4

年5月10日,豪威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用于高端手机前置和后置摄像头的0.61微米图像传感器0V60A。该产品将颠覆下一代手机相机的功能,提供万像素分辨率,像素尺寸在同类产品中最小。

5

年5月18日,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浦东张江正式启动。这是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投资逾2亿元人民币。该加速器将整合罗氏自身资源与优势,以敏捷灵活的合作方式,为创新药物、诊断和个体化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6

年5月21日,“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创赛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及科技服务业领域。共吸引家新区企业报名参赛,家企业获得上海市创新基金立项,67家企业成功晋级国赛。

7

年5月25日,浦东科技节在上海科技馆开幕。讲述共和国科技创新百年历程的科普情景剧《星辰大海》亮相开幕式,期间还举办了“建党百年启新航浦东科创筑未来”系列展览,展示观星探月、航空航天、巨海深潜、航海探秘相关的应用技术与科学发现。

8

年5月28日,第三届张江国际人工智能挑战赛在浦东张江启动。大赛以大企业需求为命题,携手80余家跨国、本土大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国内外合作机构,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面向全球征集创新项目,通过产业、投融资对接等六大赋能加速礼包,助推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9

年5月30日,沪东中华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高端装备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该型船总长.99米,型宽61.5米,货舱深度达到33.2米,甲板面积达平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比目前世界最大的航母还要长60多米。该型船可承载22万吨货物,堪称海上“巨无霸”和“绿巨人”。

10

年5月31日,外高桥造船成为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中造船业唯一入选典型应用实践。

11

年6月2日,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耐药菌感染的全球原创新药康替唑胺片(商品名:优喜泰)获批上市。该药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由中国企业盟科药业中美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历经十二年开发获得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是感染病领域国产创新药品的重大突破。

12

年6月3日,科技部批复三省一市共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国创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相结合,以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和转化服务,打造支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13

年6月3-5日,“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中国细胞治疗第二届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以“细胞与基因治疗方兴未艾”为主题,会议集聚了来自科研、临床、产业界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细胞、基因前沿科学问题、最新研究技术以及产业化实践等问题。大会发布了《细胞-基因治疗上海宣言》。

14

年6月21日,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首次实现了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的相干衍射成像,获得了首批实验数据,并完成了对衍射图样的快速图像重建。这意味着我国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制和使用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15

年6月22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这是国内迎来的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16

年6月24日,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Ⅰ类创新药赛沃替尼片(商品名:沃瑞沙)获批上市。该品种为我国首个获批的特异性靶向MET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用于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标准含铂化疗的、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17

年6月29日,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创最大、最先进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达飞索邦”号命名并交付,至此,该项目共9艘系列船全部按时完工交付。

18

年7月7日,燧原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该芯片是国内首款支持单精度张量TF32数据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峰值算力TFLOPS国内第一,也是国内第一颗支持世界最先进存储HBM2E和单芯片64GB内存的产品。

19

年7月8日-10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分会议论坛、展览展示、竞赛评奖、应用体验四大板块,主会场设在浦东世博中心,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围绕“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方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

20

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称《引领区意见》)正式发布。《引领区意见》赋予了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明确了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定位,即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21

年7月15日,国内首艘17.4万方LNGFSRU“运输力量”号交付。该船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建造,正式载入中国LNG全产业链族谱。LNG-FSRU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是集LNG接收、存储、转运、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被称为海上移动大型LNG岸站。

22

年7月17日,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历时5年建成的上海天文馆位于浦东临港滴水湖畔,馆内打造有“家园”“宇宙”“征程”三大主题展区及“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区。

23

年7月29日,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下称GOI)正式发布。作为浦东落实《引领区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GOI指由行业龙头企业或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建立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遵循开放式创新全球创新趋势,吸引集聚创新力量实现协同创新。发布仪式上,强生JLABS

上海、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大飞机创新谷、罗氏中国加速器等首批20家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集中亮相。

24

年8月26日,《浦东新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浦东新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两个《规划》)发布。根据两个《规划》,未来五年浦东将发挥“五型经济”导向作用和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六大硬核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以资产管理、融资租赁、总部经济、大宗商品、文化创意和专业服务等“六大服务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5

年9月3日,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的Ⅰ类新药、全球第六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国内获批上市。至此,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两款CAR-T细胞产品均来自浦东,这标志着我国免疫细胞治疗开启了新纪元,标志着浦东先期布局的细胞治疗细分产业进入了“收获期”,标志着浦东细胞治疗领域迈入全球先进水平。

26

年9月17日,卫星创新院的冷气微推进器团队助力天和核心舱实验柜完成在轨测试。卫星创新院研制的全姿态解耦推进系统作为“高微重力实验柜”的外体气浮控制的执行器,由冷气微推进器团队自主研发,为实验装置提供全姿态解耦脉宽喷气功能,实现对内体进行姿态和轨道跟随。

27

年9月22日,全球最大箱船项目TEU集装箱船启动连续建造。启动仪式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举行。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是目前全球装箱量最大、载重吨位最大的船型,该项目共4艘船,沪东中华承担2艘船建造。

28

年9月28日,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启用。该中心配备医疗AI研发平台,先进影像、数字化仿真和快速原型实验室等国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研发平台。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协作空间,还为其提供验证创新解决方案。

29

年10月11日-14日,“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首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在张江科学城举行。峰会以“创新策源,共享开放”为主题,立足张江,面向全球,聚焦生物医药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跨界融合发展新趋势。

30

年10月11日,第十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正式启动。全国50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中,上海企业共8家,其中科望生物、嘉坦医药、纳米维景、芯来智融等4家来自浦东,代表上海参加广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展现科技创新实力。

31

年10月12日,首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开幕式上,“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指数”首次正式发布,作为张江生物医药新起点上的新刻度、新航标,该指数聚焦创新策源、产业引领、生态融合、辐射带动和国际链接,全方位呈现张江生物医药成长图景。

32

年10月15日,上海陛通半导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首台12英寸(mm)高性能PECVD化学气相薄膜沉积设备正式交付用户。这是陛通半导体在解决我国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卡脖子”问题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进展。

33

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H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实现全船贯通。大型邮轮是中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外高桥造船应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攻克重量重心、安全返港、全船噪音控制等大型邮轮三大关键性技术难题。

34

年10月20日,I类新药CS口服片剂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CS是一种基于晶体结构辅助设计获得的新型强效非甾体类法尼醇X受体(FXR)小分子激动剂,是由上海药物所徐华强课题组和李佳课题组联合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

35

年10月22日,上海标准化创新中心(国际人类表型组)获授牌。作为上海市首批6家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之一,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将致力于人类表型组研究在测量精度、测量方法、测量数据方面的标准研制,逐步深化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级与全球影响力。

36

年10月25日,“年海外人才上海自贸区云+创业汇”大型交流对接活动(下称“创业汇”)在浦东张江正式启动。本届创业汇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紧扣上海自贸区生物医药升级、大中企业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征集、筛选对接,技术、人才和产品的引进工作覆盖技术研发、创新产品和商业应用三个层面,围绕产业链各环节精准发力。

37

年10月27日,《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到年的六大发展指标,并强调重点突破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场景推广,努力实现“六个一批”。

38

年10月28日,浦东发布《浦东新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浦东将从推进统筹赋能的城市数字底座、极致的生活服务、入微的城市治理、高质量的城市经济、卓越的示范地标、长效的配套体系六个方面实施城市数字化转型工程重点工作。

39

年10月29日,上海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研究中取得新突破。上海科技大学课题组、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团队及英国牛津大学团队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研究中,发现在20年前构建的天然全人源组合抗体库中含有针对SARS-CoV-2S蛋白的中和抗体,对治疗性抗体药物以及有效病毒疫苗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40

年11月1日-3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于浦东临港新片区举行。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28位中国两院院士、位国内外顶尖青年科学家、各界嘉宾代表和百位“小科学家”代表参会。论坛首次设立“开放科学: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年度主题。

41

年11月3日,上海药物所的“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克服肿瘤化疗耐药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荣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42

年11月3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浦东新区年度获7项国家科技奖,其中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创历史新高,占全市75%,全国的13%,相当于新区前九年的总和。12月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浦东新区年度获奖总数达到81项,占全市的比例达到29%,同样创下历史纪录。

43

年11月5日,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成功发射。该卫星的卫星系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研制,搭载了红外热相仪、城镇微光相机和近海多谱段成像仪三个有效载荷,通过卫星全天时协同观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44

年11月12日,上海光源超导波荡器样机带束测试并获得成功。超导波荡器是国际上正在发展的加速器光源关键核心技术。上海光源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超导波荡器样机成功完成了储存环上的大流强带束测试,表明我国已掌握了超导波荡器研制的关键技术。

45

年11月16日,首个中英智能测量中心正式落地临港。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中英智能测量与质量工程中心启动仪式在临港产业园举行。

46

年11月17日,“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加速器”在浦东张江正式启用。这是红杉中国设立的第一个智能医疗领域专业加速器,包括“红杉中国智能医疗基因组学孵化器(因美纳技术驱动)”和“红杉中国脑科学孵化中心”两大平台,分别专注于基因组学和脑科学两大垂直细分领域。

47

年11月19日,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参与研发的神威量子模拟器获“戈登贝尔奖”。戈登贝尔奖是国际上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学术奖项。之江实验室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量子计算模拟器SWQSIM,提出近似最优的张量网络并行切分和收缩方法及混合精度算法,是全世界超算领域目前已知的最高混合精度浮点计算性能。

48

年12月2日,浦东第二批14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授牌。至此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达到34家,对标“3年家”总体目标,任务完成超1/3。推动这一“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浦东进一步快速有序地发展。

49

年12月3日,位于张江科学城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启用。新任所长张杰院士将带领全所人员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前沿基础研究机构,形成基础研究的“上海学派”,充分发挥创新引擎作用。

50

年12月9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15万吨级大型邮轮获得意大利船级社(RINA)原则性认可(AIP)证书,这是中国首次独立自主研发设计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邮轮,一举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长期技术封锁和垄断,开启中国大型邮轮自主设计新时代。

51

年12月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纽再乐(甲苯磺酸奥马环素)的新药上市申请。纽再乐是再鼎医药近24个月来获批的第四款产品,是一款新型抗生素。纽再乐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为Ⅰ类新药,在中国进行生产。

52

年12月17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坞内起浮的里程碑节点。标志着该船从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全面转段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深水区”,向实现年9月完工交付的总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53

12月26日,智己汽车首款力作——性能旗舰真智能轿车智己L7首批台Beta体验版正式开启下线交付。

原标题:《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天文馆正式开馆……年浦东新区科创大事记来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y/96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