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78岁,入院诊断:左舌下腺癌?
超声表现
左侧颌下腺内侧见低回声团,大小约40mm×25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具体,与部分颌下腺分界不清,内回声不均,CDFI显示内见短线状血流信号,PW测及动脉频谱:Vmax:4.9cm/s,RI:0.69。
超声提示
左侧颌下腺内侧实性占位,部分侵及颌下腺实质。
CT表现
左侧颌下腺见明显强化软组织影,大小约为17*27mm,边界欠清,明显强化,与邻近舌体分界欠清,与左侧颌下腺分界不清,左侧颌下腺密度较对侧低。
CT提示
左侧颌下软组织肿块,与邻近舌体及颌下腺分界不清,恶性待排。
手术病理
(左颌下肿物)腺样囊性癌,侵及周围软组织。
大体所见:左颌下肿物:5*3*2.5,无包膜,切面灰白,质稍韧,袋内另见淋巴结三枚,全取。
光镜所见:
病理诊断:
(左颌下肿物)腺样囊性癌,侵及周围软组织。
(淋巴结)1/3。
讨论
SACC疾病简介及流行病学特征
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又称圆柱细胞瘤(cylindroma),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涎腺上皮的少见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5%,发生于涎腺者称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占涎腺恶性肿瘤的10%~15%。大小涎腺发病率相近,腮腺和硬腭是最常见发病部位,女性发病稍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58,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SACC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可分为筛孔型、管状型和实性型,筛孔型最为常见,实体型最少见。
SACC的临床特点
SACC肿瘤侵袭性较强,SACC肿瘤细胞侵入血管沿血行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率约为22%~48%,且早期病变即具备远处转移的潜能,最常见转移器官是肺,其次是骨、肝;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发生率约为3.6%~17.0%。SACC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带瘤生存期较长,平均病程为1~3年。
SACC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后期随着肿物生长,肿块表现为边界不清,质硬、移动性差或无、可与皮肤粘连并伴疼痛;当出现神经浸润时,可引起感觉异常、麻木及疼痛,可沿神经扩散,严重者出现面瘫等症状,侵及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局部运动障碍,如:张口受限及舌活动障碍。
影像学表现
SACC的诊断除依据上述临床特点,还需结合影像学表现,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
超声表现
因涎腺位置表浅,高频超声在诊断涎腺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二维超声征象可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晰,内回声不均匀,部分内可见灶性液性暗区及钙化灶等,后方回声与肿物内部成分相关,多数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文献报道SACC内血流丰富程度不一,彩色多普勒诊断作用有限。但超声造影有助于诊断,SACC表现为涎腺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快进、向心性、高增强,增强不均匀,内可见低增强、无增区,增强后边界不清晰。
CT表现瘤体内部可见密度不均匀、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影,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影形成的筛孔状改变。CT灌注扫描能更好的反映局部组织血流动力学情况。
MRI表现
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可多平面成像,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大部分SACC呈浸润性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1呈等信号,T2W1呈不均匀的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在T2W1上可出现低信号分隔,增强后分隔强化,呈多发小囊性改变,此征象对SACC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MRI也可发现肿瘤对神经的侵犯。
SACC的鉴别诊断
涎腺黏液表皮样癌
为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所有涎腺恶性肿瘤的3%~15%,其中80%发生于腮腺,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好发部位为腮腺和腭部小涎腺,其次为颌下腺等,多数肿瘤超声征象为: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内部呈低而不均回声、内夹杂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囊腔,囊内含黏液,可伴后方回声增强改变,CDFI较大肿瘤表现为内部及周边丰富杂乱血流信号,而较小肿瘤可变现为周边见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稀少,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与SACC同属于涎腺恶性肿瘤,因而超声征象有一定重叠,但涎腺位置表浅,超声引导下活检穿刺有助于二者鉴别诊断。
涎腺腺泡细胞癌
为发生于涎腺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涎腺恶性肿瘤的6%,多发生于腮腺,临床预后较好,超声征象大部分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形态尚规则或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内部不均匀低回声改变等征象,上述征象有助于与SACC的鉴别诊断。
SACC的治疗
彻底手术治疗是SACC公认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应尽可能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同时切除受累神经及受侵袭组织,保证切缘阴性,并在术后辅以相关的放、化疗。
参考文献:
[1]刘景文,李先明.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31(23):45-47.DOI:10./j.issn.-..23..
[2]周玲燕,葛明华,陈丽羽,等.大涎腺腺样囊腺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14(1):57-60.DOI:10./cma.j.issn.-..01..
[3]张惠,向素芳,邓立强,等.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学基础[J].四川医学,2,(9):-,.
THEEND
编辑:刘巍
审核:李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