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多国现罕见猴痘病例,会成为下一个大流

什么是猴痘?猴痘和猴子有关系吗?猴痘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消息称,截至5月21日,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的国家向世卫报告了92起猴痘确诊病例和28起疑似病例,预计全球猴痘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预计将在未来几天为各国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以减缓猴痘的传播。猴痘(monkeypox)是一种在中非和西非国家以外很少出现的疾病,此次猴痘在11个既往非流行的国家内迅速传播,是很“不寻常”的。什么是猴痘?猴痘和猴子有关系吗?猴痘是如何传播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

猴痘被认为是自天花根除以来人类最重要的正痘病毒感染。人们相信猴痘病毒已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感染人类数千年了。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研究的食蟹猴水泡病暴发期间,首次从痘液中分离出该病毒,并因此得名。

猴痘病毒显微镜图像。(资料图)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猴痘病毒主要有两个分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西非分支的致死率较低,大约1%的感染会导致死亡;刚果盆地分支则可以导致10%的死亡率。

截至5月21日,来自葡萄牙、比利时、美国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公布了近期在全球多地暴发的猴痘(Monkeypox)疫情中感染者所携带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初步结果。三份猴痘病毒(MPXV)的DNA序列初步显示同源,同属温和的西非株系,其与年和年在英国、新加坡和以色列发现的猴痘病毒关系密切。

猴痘和猴子有关系吗?

“猴痘”的名字来自猴子,但实际上猴子并非猴痘病毒的储蓄宿主(reservoirhost)。与人类相似,猴子只是猴痘病毒的意外宿主(incidentalhost)。也就是说,猴痘病毒真正的来源并非猴子。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物种被发现感染了猴痘病毒。一些证据表明,非洲本土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Cricetomysgambianus)和松鼠,可能是该病毒的储蓄宿主。

感染了猴痘会有哪些症状?

猴痘通常始于流感样症状和淋巴结肿大,症状通常与天花相似,但比天花症状温和。早期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疼痛、发冷和疲劳。在更严重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在面部和生殖器上的皮疹,类似于水痘和天花。疼痛和瘙痒的病灶可以在全身形成,最终成为结痂和脱落。

该疾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发病的时间)为5至21天。对大多数人来说,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持续两到四周,直至完全康复。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猴痘是如何传播的?

在中非和西非部分地区,人们可能通过啮齿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的咬伤或抓伤、准备野生猎物或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动物产品等途径接触病毒。此前,猴痘的病例多在非洲发现,而在非洲之外的地方出现的病例通常与去那里旅行有关。

但是此次疫情“很罕见,很不寻常”。“全球的许多猴痘病例报告发生在性网络内。”美国疾控中心病原体和病理学部门主任IngerDamon博士在新闻稿中说。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表示,猴痘尚未被确认为一种性传播疾病,但它可以通过与感染者,他们的体液、衣服或床单的密切接触传播。

世卫组织负责传染病防治的执行主任海曼进一步解释称,“现在看来,猴痘病毒已经以性传播、生殖器传播的形式进入人群,并且正在像性传播疾病一样传播,这扩大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报道称,目前的许多猴痘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诊所发现的。

面对猴痘,我们该怎么办?

·天花疫苗或可有效预防。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猴痘疫情病死率差异较大,近年来约为3%至6%。

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年,一款基于减毒痘苗病毒研制的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但尚未大范围接种。治疗方面,一种早前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抗天花病毒药物特考韦瑞于年在欧洲获批用于治疗猴痘,也还没广泛使用。

·据比利时《晚报》等多家外媒报道,在发现多例猴痘病例后,比利时卫生部门于当地时间19日发布声明,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该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猴痘病例进行自我隔离的国家。

·俄罗斯已研制出检测试剂盒。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国家科学中心(下称“矢量”中心)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种自动操作的检测试剂盒(下称检测盒),可用于检测包括猴痘病毒在内的正痘病毒。针对该检测盒的实验室测试已顺利完成。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矢量”中心日前发布消息说,这种检测盒能从实验动物样本中成功检测出其所染的正痘病毒。在临床模式下开展的实验室测试表明,检测盒能有效测出牛痘病毒、猴痘病毒、痘苗病毒等正痘病毒。此外,这种检测盒的相关设备配套、易于分析样本、直观记录结果等特点,使得检测可在非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我国从未出现过确诊病例,仍要提高警惕。在我国,虽然还从未有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但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猴痘病毒输入我国的风险将持续存在,并随着欧美出现疫情,我国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我国自80年代初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牛痘)后,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对于天花和猴痘普遍没有免疫力。我们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f/93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