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变生意,他们为何总能骗到你的同情心网

谈到慈善,大家总是习惯性地用"善心"二字来形容。

可如今,这个词似乎正在被某些人玩出新花样——既要当可怜的患者,又要做炫富的房主,这种"双面人生",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不,29岁的兰某飞就给我们演绎了一出好戏。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书在手,90万的筹款目标开出,这本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求助故事。

可谁曾想,这竟成了一场"慈善变现"的闹剧。

说到"变现",可不是随便说说。仅仅5天,70多万元就进了账,这效率,怕是连一线城市的房产中介都要自愧不如。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贫困患者"在晒出筹款进度的同时,还不忘顺手发几张新房照片,这操作,不知道是该说他聪明过头,还是说他太不把大家当回事。

以前我们总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在兰某飞这里,他把"对比"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群里发布的是病历,朋友圈晒的是新房;这边在诉说病痛,那边在谈论装修;求助时说家徒四壁,筹款后炫耀家产万贯。

水滴筹表示,平台前后三次询问兰某飞是否隐瞒房产,前两次都被否认。这让人想起了某些企业的财务报表,明明有猫腻,却总要等到审计师把证据摆在面前,才不得不承认"稍微"美化了一下数据。

据统计,年我国互联网慈善募捐总额达到了.8亿元,年达到了亿元,这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可在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像兰某飞这样的"双面筹款者"?又有多少善款,真正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现在好了,27万善款要退回,还要被列入"筹款人失信"黑名单。这下可真应了那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只是这个"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

今年艾媒咨询发布的《年中国电商“双十一”消费大数据监测报告》电商平台成交总额达到.0亿元。

仅仅一个双十一,中国人就能花掉超过万亿的消费金额。

反观慈善募捐,我们却总是疑虑重重。这差别,或许不是因为我们太富有或太吝啬,而是被太多的"兰某飞们"伤了心。

有趣的是,这次兰某飞的"败露"完全是个意外。要不是他按捺不住要在群里炫耀,这出戏可能还在继续上演。这让人不禁想起那些职业行骗的"惯犯",他们比兰某飞"专业"多了,从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更让人深思的是,这样的案例被曝光后,往往会有人说:"这只是个例。"

可现实是,但凡被曝光的,都是"善款"行业的冰山一角。就像我们常说的,如果你在饭店里看到一只蟑螂,这家店里可能不只这一只。

以前我们说,做慈善是一件简单的事。

可现在看来,甄别真假慈善反倒成了一门高深的学问。募捐平台有征信系统,可惜有些人的良心已经不在征信范围内;慈善有监管制度,但总有人能钻进制度的空子。

在这个人情淡漠的时代,善良本该是一剂良药。可经过太多"兰某飞"们的加工,这剂良药正在变质。

或许我们该问问:当慈善变成了一门生意,当同情心成为了提款密码,我们的社会,还剩下多少真诚可言?

我们不缺慈善的渠道,缺的是慈善的底线;我们不缺爱心的项目,缺的是爱心的诚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wh/114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