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挤地铁上班,我要不要打疫苗小瑶李子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m.39.net/pf/a_4782744.html

从地铁4号线挤下来,看到手机有一条新的推送:河北固安一例新冠确诊病例曾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

细看,这位新增的确诊病例家住河北固安,每天早上私家车到新宫,然后从新宫站乘坐4号线地铁到宣武门的庄胜广场上班。

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更新的媒体报道显示:已经对庄胜广场内的全体人员和重点区域、公共区域外环境进行核酸检测,共采集人员咽拭子标本件、外环境标本件,结果均为阴性。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定密切接触者95人,已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同时,庄胜已经在昨日进行了消毒。

顿时感觉放心了。

到了下午,又一则推送说,上面确诊病例的一位同事也被检测出新冠阳性,行程轨迹是地铁2号线加拼车。

啥?!

新冠病毒神出鬼没,作为每天早晚两次与超过人在同一节车厢中同呼吸共命运的打工人,战战兢兢,反复横跳,开始琢磨刚上市的疫苗。

有没有必要打疫苗呢?

这么快上市的疫苗副作用有多大?

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了?

……

鉴于问题太多,决定写一篇,详细说一下目前已经知道的一些信息。

自己梳理清楚思路的同时,在下次再有别人问我的时候可以把文章砸给她。

路子,通。

Part1,有哪些需要担心的疫苗副作用吗?

目前,国内正在有序推进新冠疫苗的接种,并首先从9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先开始。

在网友po出的疫苗接种的知情同意书上写着:灭活疫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接种部位疼痛,其次为乏力,另外还有发热、腹泻、头疼等。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但也有人质疑,这些数据都是基于之前有限人数的临床试验的结果,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关于疫苗ADE效应的讨论也引发了很多担心。

就疫苗来说,它的安全性风险或者说导致疫苗副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疫苗主要活性成分的安全性;

二是与疫苗的工艺相关,比如佐剂、载体、递送系统、辅料等;

三是疫苗进入人体,人的免疫反应带来比如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ceenhancement,ADE)、疫苗增强性疾病(Vaccineenhanceddisease,VED)等。

那么疫苗成分安全吗?

我国目前批准上市的两种疫苗全称叫: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属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此外,还有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两家的灭活疫苗(vero细胞)被批准用于紧急接种。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各地正在接种的疫苗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国药北京所、国药武汉所、科兴中维,三种均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装量均为0.5ml。

现在已经正式上市,包装应该略有不同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这个名字全面的说明了该疫苗的生产工艺: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一种常用的工程细胞)作为宿主细胞来培养病毒,然后把病毒弄死,浓缩、纯化、加佐剂吸附,做成了疫苗。

灭活疫苗的主要成分非常简单:病毒残骸加一些佐剂。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蛋白质外壳包裹里面的遗传物质。新冠病毒也一样,由膜蛋白、包膜蛋白、刺突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包裹着里面的单链RNA基因组。单链RNA是病毒繁殖关键,然而生前再狡猾,被弄死了后都白搭。

灭活疫苗的免疫原理就是把病毒的尸体或残骸输入人体,让免疫系统识别、形成记忆,下次再有这个病毒入侵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就可以快速识别、大量出兵,把病毒干掉。专业的说法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疫苗是抗原,人体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叫抗体。

经过细致的对比,发现三个国产灭活疫苗使用病毒毒株其实是不同的。不过用于培养病毒的工作细胞都是vero细胞,佐剂也都是铝佐剂。vero细胞是成熟的工程细胞在EV71疫苗、狂犬疫苗等生产中也经常使用,铝佐剂也是目前人类疫苗中使用最广泛的佐剂。

佐剂安全吗?

佐剂一方面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可怜的病毒残骸别太快被水解掉(蛋白质碰到蛋白水解酶被水解成氨基酸和多肽会失去效用)。

铝对人是具有一定神经毒性的,这一点已经被科学界证实。

目前,国内灭活疫苗使用的铝佐剂在已上市疫苗中显示了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并不意味着它是完美的。

事实上,含铝佐剂的疫苗在研发和生产控制有着严格考量。为了在风险和有效性之间取得平衡,国际上一般以采用法规或通则的形式明确提出了铝佐剂的安全性限度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盟的要求是铝离子的含量在每剂中不高于1.25mg,美国要求为不高于0.85mg/剂。

为了加强铝佐剂及含铝佐剂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此前专门制定发布了《预防用含铝佐剂疫苗技术指导原则》。该原则要求对疫苗添加佐剂的必要性进行严格论证,如需要添加佐剂,应保证添加的佐剂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毒性。

也就是说,疫苗中的铝含量应保证控制到安全剂量范围内。

疫苗是否会引起ADE?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ADE(抗体依赖增强)。机体对于病毒产生的一些抗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强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导致病情更严重。这种现象还挺多,比如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感染中都有发现。

以登革热为例,这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第一次感染患者症状可能很轻微或无症状,感染后还会获得对该类型病毒的抗体。但如果第二次感染另一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的话,却可能导致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等严重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疫苗就是用轻微感染得到对应抗体,如果有了抗体第二次感染反而更严重了,这不就坑爹了吗。

新冠病毒究竟会不会产生ADE,在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中就显得非常关键。

在年7月27日,迈威生物公司和武汉病毒所在bioRxiv上传的一项关于SARS-CoV-2的研究提示,确实发现有些SARS-CoV-2抗体在体外具有ADE效应;随后一些国内外学者采取了诸如研究患者血清等方式对新冠病毒ADE效应及机制进行研究。

在年9月份,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新闻发布会上中曾经表示过,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发现新冠疫苗相关的ADE现象。

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的巴顿·海恩斯研究小组将体外具有ADE作用的抗体打进小鼠和猴子体内,发现基本不发生感染增强作用。近日,他们把研究成果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对外发布,在这篇名为ThefunctionsofSARS-CoV-2neutralizingandinfection-enhancingantibodiesinvitroandinmiceandnonhumanprimates的论文中,研究者认为,即使是直接注射体外明确有强ADE作用的单克隆抗体,仍然未在体内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如病毒载量提升、炎症等。相反,还具有部分的保护作用。

据了解,评审专家在进行疫苗上市的技术评审的时候明确要求:申请上市的新冠疫苗不应具有ADE风险。

但,在目前公布的接种指南中也明确,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不适宜接种疫苗,比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在发布会上表示,疫苗接种也发生了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跟常规接种的那几种灭活疫苗很接近,主要表现是一些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结。轻度发热的病例大概不到0.1%,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

最近几日,各省市关于疫苗接种进展的报道频出,有消息称总接种已经超过万。各地报道也指出,目前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Part2疫苗还存在哪些问题?

1月5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对青岛报告的1例英国输入病例样本全基因测序分析,经比对,与近期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hl/97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