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middot瘤外科手术联合术

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

骨肿瘤综合治疗新模式

术中放射治疗是指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对所需部位(如原发肿瘤瘤床、残留病变区等)进行近距离单次大剂量照射的治疗方法。采用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方法为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死亡率和癌症复发率,精准控制放疗范围。

日前,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王国文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两场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分别为一名脊柱转移癌患者和一名骨巨细胞瘤患者完整切除肿瘤,并通过术中放疗高效杀灭潜在残存肿瘤细胞,达到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的目的,保护正常组织并保留肢体功能,为恶性骨肿瘤治疗探索了综合治疗新模式。

脊柱转移癌患者

一名有结肠癌病史的女性患者,67岁,今年因胸医院后,来到医院,由骨与软组织肿瘤科王国文主任接诊。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显示为转移性肺腺癌,影像学检查发现脊柱多发骨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胸8椎体已发生病理性骨折,应该及时手术避免截瘫风险。

检查显示患者脊柱多发信号改变,其中胸8椎体为责任病灶,骨质破坏最为严重。

患者年事已高,病情复杂,双原发癌伴随脊柱多发转移,意味着肿物已经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很难完整切除。王国文与患者家属详细反复交流病情,并与放射治疗科进行细致讨论,一致认为胸8责任病灶明确,手术应该以姑息治疗为主,同时为尽可能延迟复发或者避免患者复发,建议行胸8节段肿物切除,进行椎板减压和椎体成形术,避免因责任病灶进展导致截瘫和脊髓损伤,同时联合术中放疗,以有效降低该节段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在手术室、麻醉科、放射治疗科的精细配合下,王国文主任团队根据既定手术方案,清楚显露胸8节段,在C型臂X光机的引导下,通过针形适配器完成针对肿瘤部位的精准术中放疗,并顺利开展相应邻近节段固定、胸8椎体成形、胸8节段椎板减压、胸8节段肿物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将开展后续综合治疗。

患者术后复查X线,脊柱功能良好。

骨巨细胞瘤患者

一位25岁的男性患者,今年年初左小臂突然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医院检查,初步考虑为骨巨细胞瘤,已严重破坏腕关节周围骨质。骨巨细胞瘤在我国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生长活跃,易复发转移,对骨质侵蚀破坏性大,病情严重时或导致截肢。

为保留腕关节功能,患者辗转来到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王国文接诊。检查后诊断为左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已成膨胀性生长,局部骨质破坏严重,导致前臂远端肿胀并伴有明显疼痛症状,即将突破腕关节面累及腕关节,影响腕关节活动,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

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左侧桡骨远端骨皮质部分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物,且肿瘤位于桡骨远端腕关节面。

骨巨细胞瘤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刮除术和整块切除术,刮除术可保留肢体功能,但难以彻底清除肿瘤,癌症复发率高于整块切除术;而整块切除术往往会导致肢体功能的受限或者丧失。因此探索既能降低复发率又能保留肢体功能的手术方式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

考虑到患者年轻且保留腕关节功能意愿强烈,团队完善检查并与家属沟通治疗方案,决定术前应用靶向药物、手术刮除联合术中放射治疗,在保证局部控制率的前提下,保留腕关节功能。

靶向治疗6周后,患者左前臂远端肿胀及疼痛症状已明显缓解,左侧腕关节功能较前明显好转,肿瘤生长得以抑制,破坏的骨质也有所修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在此基础之上,王国文主任团队与放疗科进行细致讨论,明确了术中放疗及手术方案,最终在手术室、麻醉科、放射治疗科的精细配合下,经过3小时的紧密合作,完整刮除桡骨远端肿物并做灭活处理,对瘤床进行术中放射治疗,降低复发率。

团队对桡骨远端薄弱关节面处进行植骨处理,空腔填塞骨水泥,为腕关节提供坚强支撑。术后患者恢复顺利,腕关节功能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复查X线,腕关节功能良好。

两台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的成功开展,证实了术中放疗在不同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针对不同病例,因人制宜地采取术中放疗手段,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在降低复发率的同时有效保留肢体功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在天津尚未见报道。

今后骨与软组织医院的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的优势,积极开展外科手术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肿瘤性疾病,继续攻克肿瘤领域治疗难题,不断推动临床转化研究和天津骨肿瘤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更多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诊疗的机会。

提供、审核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编辑

宣传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hl/92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