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治疗新宠儿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是指参与构成肿瘤微环境的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细胞成分。在各种肿瘤中广泛存在,其比例可多达50%。传统观点认为,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细胞,具有促进炎症反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TAM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耐药等作用[1]。小编现对TAM的特征、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以及靶向TAM的策略做一介绍,方便大家了解。TAM分型根据TAM的活化类型及其在TME中的不同作用,常将其分为经典活化的M1型和交替活化的M2型两种类型。M1型TAM具有抗菌和免疫刺激特性;而M2型TAM却具有抑制T细胞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功能。近10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驻留的TAM并非均一的亚群,而是一组功能和表型相似的细胞群,这些细胞中有许多非终末分化的,不能被归类为简单的极化类型。在肿瘤组织中,M1型和M2型极化的TAM是一个连续功能状态下的两个极端。目前,M1型与M2型极化模型可以扩展到至少具有9个不同TAM激活程序的谱系模型[1]。TAM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1.TAM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TAM分泌的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抑制肿瘤浸润的T细胞和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并与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协同作用,促进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的形成[2]。

2.TAM可以释放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促进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

3.TAM调节肿瘤干细胞的致瘤性和耐药性:

TAM可释放乳脂球蛋白EGF—Ⅷ,它可激活肿瘤干细胞特异性路径——STAT3、Hedgehog和Sonic,并强烈增强肿瘤干细胞的耐药性和致瘤性。TAM产生的MFGE—8和白细胞介素IL—6也能协同调解肿瘤干细胞亚群的致瘤性和耐药性[3]。

4.TAM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TAM产生的自由基会导致DNA损伤,引起突变,造成肿瘤发生。TAM可通过释放各种趋化因子、炎性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图1TAM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机制图(图片来自网络)

靶向TAM策略以TAM为靶点的研究,主要含四个方面:

1.抑制TAM在肿瘤微环境的募集

2.抑制TAM的存活3.增加TAM的M1型抗肿瘤活性4.抑制TAM诱导的肿瘤血管生成

例如用抗体、小分子抑制剂、靶向基因敲除或反义RNA抑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或其受体抑制CSF—1信号传导,可阻断TAM的募集,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在子宫颈癌和乳腺癌模型中,CSF—1受体的抑制导致TAM复极化为M1表型,具有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CSF—1受体的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恢复间期,通过耗竭部分TAM,解除其介导的免疫抑制,增强肿瘤的化疗敏感性等[4]。

图2CSF1受体抑制剂Pexidartinib作用图(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兴起为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员致力于调控TAM的功能表型的关键靶分子,使其“改邪归正”,重新发挥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希望TAM的相关研究和进展,能真正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CassettaL,PollardJW.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CurrBiolCB;30(6):R–R8.

[2]LarionovaI,CherdyntsevaN,LiuT,etal.Interactionof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andcancerchemotherapy.Oncoimmunology;8(7):.

[3]丁洪基,刘春燕,李龙龙,王灿,王贵珍.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及相互作用.中华病理学杂志;49(6),-.

[4]TapWD,GelderblomH,PalmeriniE,etal.Pexidartinibversusplaceboforadvancedtenosynovialgiantcelltumour(ENLIVEN):arandomisedphase3trial.Lancet;():-.

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zj/81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