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让会员们了解癌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怎样治疗和康复,帮大家进一步了解和认知癌症,我从年开始,先后撰写了《你了解子宫体癌吗》等16个常见病种的专题科普文章。每篇文章都从中西医病名的称谓、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检查诊断、TNM国际分期、治疗原则、康复要点、注意事项等,详细解读了每一个病种不同的特点。患者可对号入座,心中有数,以避免有病乱投医,达到科学抗癌、诊治规范的目的。
这16个病种的专题文章,从年开始,陆续刊登在辽宁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分会主办的《拼搏快报》上、沈阳市癌症康复协会主办的《康复路》杂志上、大连星海抗癌乐园主办的《抗癌园地》杂志上、鞍山市癌症康复协会主办的《生存》杂志上,还有其他癌症康复组织各兄弟单位主办的一些刊物上。以上这16个病种的文章内容撰写的年限久远,均已超过了20多年,虽历经充实和修改,但对照有些数据统计,和国内国际对各病种指南的修订内容,还有很多不全面不完善之处。但对于初患癌症的患者或家属来说,还是很实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帮助的。
你了解子宫体癌吗
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癌,属中医的“崩漏”、“五色带下”、“癥瘕”等范围。因原发于子宫体部,以腺癌为主,约占80%,故又称子宫体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50一69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在我国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及卵巢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妇女的寿命延长及外源性雌激素的应用有关。
子宫体癌的病因
本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了,但多见于延迟绝经、未孕、未产、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卵巢性腺间质肿瘤(如颗粒细胞瘤等),以及绝经后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高雌激素水平与本病关系密切,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其他如遗传、饮食、盆腔放射线照射,有多发癌种倾向者,均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
子宫体癌的病理分型
子宫体癌按其生长方式分型,可分为弥漫型和局部型两种:弥漫型是肿瘤沿内膜漫延,可侵犯内膜的大部或全部,呈不规则息肉伴菜花状,常有出血坏死或溃疡形成,并不同程度地侵润子宫肌层,组织呈豆腐渣样、质脆。局部型肿瘤局限于宫腔某处,多位于子宫底或子宫角,累及内膜面不大,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或息肉样,也可侵及肌层。
子宫体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
子宫内膜样癌
绒毛腺管状腺癌
腺癌伴良性鳞状上皮,鳞状化生和分化(腺棘皮癌)
鳞腺癌(混合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黏液性腺癌
浆液性腺癌(浆液性乳头状)
透明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癌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不包括子宫肉瘤
子宫体癌的组织学分级(G)
Gx分级无法评估
Gl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或未分化
子宫体癌的临床表现
l、阴道出血:是子宫体癌最常见的症状。有90%的患者主要症状是各种形式的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经量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绝经后阴道持续出血或间歇性出血,由于出血多,日久则导致贫血。
2、阴道排液:在阴道出血前,有些患者首先出现水样或浆液性阴道流液;晚期肿瘤坏死合并感染可有恶臭的脓血性白带或米汤样分泌物。
3、疼痛:子宫体癌一般不会引起疼痛,若宫膜积液、积脓可引起下腹痛;晚期转移可有腹部疼痛;晚期癌侵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出现腰骶及下腹疼痛。
4、其他症状:晚期转移可有腹部包块、膜脱、腹腔积液及发热症状,继而出现消瘦、贫血等恶病变表现,严重可出现全身衰竭而死亡。
子宫体癌的诊断与检查
根据病史,阴道异常排液,不规则阴道流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结合上述症状和体症,应考虑有患子宫体癌的可能。
1、妇科检查:体检时子宫增大是子宫体癌的主要体征,随着病灶的发展,子宫体渐渐增大,偶见癌组织从宫颈口内脱出、质脆,触及则易出血。晚期可在盆腔内触及到不规则肿块。
2、细胞学检查:从阴道后穹窿取材作涂片查瘤细胞,阳性率较低;从宫腔吸液中找癌细胞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镜下取材组织病理学活检可予确诊或诊断性分段刮宫取材最为全面可靠。先用小刮匙刮宫颈管,后探测宫腔深度并环刮宫腔,注意刮取两侧宫角组织。当刮出物多且豆腐渣样时,则子宫体癌可能性极大,应停止继续搔刮,以避免子宫穿孔、出血及癌肿扩散。将刮出物分别标明送病理检查,此方法诊断正确率为95%。
4、影像学检查:阴道B超、CT、MRI、子宫造影术,是子宫体癌的重要辅助检查,通过观察内膜厚度、癌变、肌层浸润深度及腹膜后淋巴结情况,协助诊断和分期。
5、肿瘤标志物检测:癌血清标记物CEA、CA检查,对子宫体癌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子宫体癌的TNM定义
TNM分级法与FIGO临床分期相对应。FIGO分期进一步区分了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如IC期G2。两种分级系统比较如下:
原发肿瘤(T)(手术病理结果)
TNM分级FIGO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O未找到肿瘤
Tis0原位癌
TlI肿瘤局限于宫体
TlaIa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TlbIb浸润肌层1/3
T1cIc浸润肌层1/2
T2Ⅱ累及宫颈,但未超出子宫
T2aIIa累及宫颈黏膜腺体,无间质浸润
T2bⅡb累及宫颈间质
T3Ⅲ有局部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
T3aⅢa累及浆膜和/或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和(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
T3bⅢb阴道转移(直接蔓延或转移)
T4Ⅳa累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泡状水肿不足以把肿瘤分为T4)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Ⅲc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转移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O无远处转移
M1Ⅳb有远处转移(除主动脉旁和/或腹股沟以外的腹腔淋巴结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浆膜或附件的转移)
子宫体癌的分期
0期
Tis
N0
M0
Ⅰ期
T
N0
M0
Ⅰa期
T1a
N0
M0
Ⅰb期
T1b
N0
M0
Ⅰc期
T1c
N0
M0
Ⅱ期
T2
N0
M0
Ⅱa期
T2a
N0
M0
Ⅱb期
T2b
N0
M0
Ⅲ期
T3
N0
M0
Ⅲa期
T3a
N0
M0
Ⅲb期
T3b
N0
M0
Ⅲc期
T3c
N1
M0
T2
N1
M0
T3
N1
M0
Ⅳa期
T4
任何N
M0
Ⅳb期
任何T
任何N
M1
子宫体癌的治疗
根据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患者全身状况决定治疗方案。目前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辅以放疗、激素及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治疗子宫体癌的主要方法,应根据临床分期来决定手术范围,行全子宫切除术或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腹腔淋巴清扫术。
放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单纯放疗仅用于晚期癌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也用于年龄过大合并其他疾病不宜手术治疗的各期癌患者。对手术病人,可于手术前后加用放疗。
孕激素治疗:高效孕酮类药对控制癌种的发展有一定效果,现作为治疗子宫体癌的常规措施之一。激素治疗原则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者适合,当癌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较多时,对孕激素治疗效果敏感,甚至有治愈者。但用药剂量大,时间要长。长期应用孕激素治疗须定时检查肝功。
受体阴性者选用化疗。但晚期和复发癌用激素和化疗的效果差,无论单药或联合用药,缓解期和生存期均较短,中位生存仅7--10个月,故目前更多倾向于化疗与激素合并应用。并应中西医综合治疗。
I期患者以手术为主,其五年生存率达90%,必要时辅以术前或术后放疗,不宜手术者采用放疗。Ⅱ期一般采用手术+放射综合治疗;其五年生存率降至30--50%,la、1b,Ⅱ期伴低分化和淋巴血管间隙受累者合并化疗。Ⅲ期以放疗为主,或放疗与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Ⅳ期采用非手术的保守疗法,则五年生存率低于20%,包括内分泌的激素治疗、化疗或合并放疗。复发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激素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所有各期都应强调中西医综合治疗。
中医药治疗应及早介入子宫体癌的治疗全程,中医药治疗不仅适用于子宫体癌治疗的各期,且不仅能辅助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同时还对于其他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有缓解的作用,这就是增效减毒。现代中医治疗子宫体癌还注重调整机体免疫系统,这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均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肿瘤问题,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并且达到有效防范转移复发的远期治疗效果,必需要重视自身免疫功能的调节,这不仅仅是从综合方面,包括饮食、心理、体能等等进行综合把握,还应进行主动直接的干预。
子宫体癌的转移复发趋势
子宫体癌有发展较慢、扩散转移迟的特点。一些特殊组织类型的极低分化癌(G3)易出现转移,其扩散转移方式主要是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
子宫体癌的发展、扩散或转移与癌细胞检查是否阳性、癌灶在宫腔的位置、癌变范围大小、浸润肌层的深度、宫颈、附件是否累及,及癌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当癌侵及肌层,特别超过肌层1/3时,易出现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血行转移,出现肺、肝、骨等部位转移。
子宫体癌的诱发因素
一、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同时雌酮合成也增加,而后都被认为是子宫体癌的致癌因子。因此,如果您的体重连续增加22公斤或超过正常体重的40%(被视为警戒值)时,应当考虑控制体重的问题了。
二、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宫体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2.8倍。而子宫体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时是糖尿病患者。
三、高血压。在对子宫体癌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约有1/3的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同时患子宫体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
四、月经不调。子宫体癌患者中,月经紊乱、量多者是正常妇女的3倍。月经不调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产生孕激素,最终可能引起癌变。
五、初潮早与绝经迟。初潮过早和绝经延迟使妇女行经年龄延长,将增加患子宫体癌的几率。
六、孕产次。正常的孕产不仅维持女性心理健康,还维持女性的生理健康。子宫体癌多发生于未产或不孕症患者。40岁以下的患者中66.4%为未产妇。未产妇比经产妇的子宫体癌发生率高3倍。
七、其他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都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
八、出于医疗或其它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体癌的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长短是否适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综上所述,子宫体癌的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是与很多因素有明确的关系,了解这些因素。积极预防,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子宫体癌的食疗与忌口
1、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摄人,少吃红肉,多食白肉及五谷杂粮。
2、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3、不吃含有激素成分的保健品。
4、忌食辛辣、煎炸、酒类、冰冻等食品
子宫体癌的预防要点
1、定期体检,包括妇科、B超、CT、肿瘤标志物等项的检查。
2、慎用雌激素类药,对术后服用三苯氧胺者,应定期做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
3、常饮绿茶可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茶多酚复合物可以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患子宫体癌的风险。
子宫体癌的预后因素
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临床子宫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历史上,肿瘤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对部分病人是否有累及肌层淋巴管间隙的情况,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若累及淋巴管间隙则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增加。
腹腔冲洗液找到癌细胞和附件中发现转移可能对预后有不同的影响。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透明细胞腺癌较子宫内膜样腺癌更易发生子宫外转移。子宫外转移与肌层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即使无肌层浸润亦可发生广泛的腹腔转移。
为满足不同疾病的就医需求,全方位的为患者服务,刘光瑞、刘光杰“北方哥俩老中医”已携手同行,开启了线上看病的模式,特告知: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生病,别着急、别紧张,千万别有病乱投医,防止走弯路进入误区!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手机,添加哥俩老中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