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腱鞘囊肿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1、外力挤压或针刺破囊壁,使囊液弥散于周围组织间隙;2、针刺抽尽囊液,注入硬化剂(编者一般在囊肿内刺入两根针,一根注入生理盐水,一根抽吸,进行反复冲洗,然后注入少量聚桂醇,加压包扎);3、手术切除。以上三种治疗方法,腱鞘囊肿都有可能复发。但编者认为,从理论上来说,第2种方法的复发率可能会低些,因为注入硬化剂,可以导致囊壁的机化粘连,囊腔闭塞。张华斌白志勇老师的这篇《超声引导下腱鞘囊肿的切割+挤压治疗》也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启发,这是一个简便、快速、经济实惠的方法,医院超声科都可以开展,值得向大家推广。
超声引导下腱鞘囊肿的切割+挤压治疗
腱鞘囊肿(GanglionCyst)是指位于关节附近的囊壁为纤维组织、囊液为粘液的囊性包块。其发病机制有多种解释,在此不一一介绍。腱鞘囊肿常常压迫周围结构,造成一系列的继发性的压迫症状,特别是在压迫周围神经的情况下。
经典的治疗方法是利用外力将囊肿挤破,使囊液分散于周围组织间隙,从而解除压迫——腱鞘囊肿有个雅号叫“圣经包”,就是指治疗这些囊肿正好可以利用一本圣经来拍破。但由于腱鞘囊肿的囊壁通常都非常韧,加压挤破的成功率不高,而且对患者来讲加压过程又非常痛苦,因此,最后还是不得不采取手术方式切除。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治疗腱鞘囊肿几乎不能成功,因为腱鞘囊肿的囊液通常是胶冻状,一般的负压根本抽吸不出来。
有研究者试图在囊内注入一些蛋白分解酶,企图液体化囊液再抽液,成功的报道也非常少。
我们则采用超声引导下利用粗针对囊壁进行多点刺破+切割,随后再加压的方式治疗腱鞘囊肿。过程顺利、成功率非常高,且无需太大的挤压力量就可以将囊液挤出,患者易于耐受。
下面的病例为一62岁女性,因右手小指麻木、前臂尺侧胀痛等尺神经受损的症状就诊。超声发现肘部尺神经沟处一腱鞘囊肿压迫尺神经。遂于超声引导下穿刺,先尝试抽液,无法抽出囊液。再于超声监视下对囊壁采取多点刺破+切割,随后轻松将囊液挤出,囊肿消失。
图1尺神经沟处腱鞘囊肿。C:囊肿。箭头所示为尺神经,黑色箭头为尺神经受压变细。
图2尺神经沟处腱鞘囊肿(横断)。C:囊肿。箭头所示为尺神经。
图3超声引导下囊肿囊壁刺破+切割。参看以下视频:
图4超声引导下囊肿囊壁刺破+切割后,轻松挤压即将囊液挤出,囊肿消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