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频道之子宫腺肌症

专家简介

程忠平,同济医院(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妇科微创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亚太妇科微创医学会上海办事处主任,亚太妇科微创技术临床培训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妇科微创技术,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妇科疑难疾病的诊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目前越来越多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都有保留子宫的强烈愿望,然而医院每天都在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大量女性变成“无宫女性”,失去“完美女性”。子宫切除使得很多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产生恐惧心理,苦苦寻求保留子宫的治疗方式。因此,程忠平老师特关于子宫腺肌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医师和患者,造福社会!

问题1:关于肌腺症病手术和手术方法选择

近年,常有病人问一些与手术切除肌腺症病灶有关的问题,如“切除肌腺症保留子宫,术后会不会复发?”,“肌腺症U型保留子宫好不好?”“肌腺症病种切得干吗?”等等。我集中解释一下。肌腺症患者子宫病理情况比较复杂,个人差异性很大,有的人子宫病灶表现为弥漫生长(像沙粒子分散)--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弥漫型肌腺症;而有的人子宫病灶即便没有明确的界线,但是有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子宫局部形成团块状(子宫后壁多见)--这种情况也称之为肌腺瘤。他们共同特点是(1)肌腺症病灶都是与宫腔相连通的,(2)病灶和正常子宫肌层没有明确的界线。基于肌腺症这一病理特征,希望用手术的方法完全切除病灶是不可能的,除非切除整个子宫。也正是这个原因,医院的医师均推荐“切除子宫”。也在因此,肌腺症手术后不能说是“复发”,因为本身就是没有切除干净,还残留一些病灶组织,所以准确的术语应该是“再生长”。

手术是肌腺症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两种(1)根治性手术--切除子宫,这是传统经典的手术方式,多年来没有改变。原因是肌腺症病灶因为没有边界,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病灶,只能把整个子宫一切了之。(2)保留子宫手术,采用手术的方式尽可能多切除部分病灶区域,同时要兼顾切除病灶后子宫缝合修复良好,确保术后子宫完整,能够来月经,甚至实现孕育。

问题2:关于肌腺症病灶如何切除和切除方法选择

为了尽可能切除病灶,保证切除后子宫修复良好,实现正常月经和生育,临床医师就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切除病灶-修复子宫办法,如“Z型”“V型”“U型”“L型”“折叠型”“局部剜出”等等。你们常常提到的“U型”只是其中一种切除病灶的方式。

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切除最好?准确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或者更适合你的的切除方法,要根据病灶生长具体情况决定,不仅仅是U。切除方式设计和选择主要决定与以下三个因素(1)尽可能多切除病灶(2)切除后保证缝合重建子宫结构完整(3)保留的子宫功能良好,恢复正常的月经,甚至实现孕育。

问题3:关于肌腺症术后“复发”

腺肌症病灶是没有办法切干净,只能是部分切除,原因是:(a)病灶源自子宫内膜,即宫腔,病灶的根在宫腔子宫内膜,如果全部切了,子宫就废了,不仅不能来月经,而且无法孕育。(b)生长在子宫肌层的腺肌症病灶和正常肌层之间没有明确边界,无法完全切除,除非子宫全部切了。鉴于上述肌腺症病理特征,医师只能部分切除病种。因此,归根彻底,手术后不存在“复发”的说法,只是“再生长”。

问题4:如何控制腺肌症术后“再生”

如何“尽可能切除病灶”?如何“控制术后再生长”?已经成为当下医师的挑战性课题,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济十院妇产科子宫内膜异位症微创手术治疗组(团队),长期以来致力肌腺症保留子宫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1)保留患者生育力,(2)保留子宫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3)尽可能获得长期缓解症状(痛经和经量过多等)。

主要技术特色:

我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了一些特色技术方法,取得了一些进步。我们不仅可以针对病人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病灶切除术,包括“U型切除保留子宫”,更重要的是我们原创性研发了子宫动脉和神经阻断技术。该技术经大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以下几个有点:(1)拓宽腺肌症保留子宫的适应症,使得越更多的肌腺症女性子宫得到完整保留,(2)进一步提高微创手术的质量,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术后发热,加快术后恢复,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总时间5天左右,术前1天,手术1天,术后观察2-3天,(3)明显改善了腺肌症保留子宫治疗中远期结局,手术后3年随访结果,患者月经过多的缓解率达到95%,痛经症状的缓解率达到90%,基本不会发生严重痛经,(4)有效控制术后肌腺症“再生”,术后肌腺症“再生”的发生率控制在5%左右,(5)部分患者获得孕育。该技术从总体上改变了年子宫肌腺症必须切除子宫的历时,为部分希望保留子宫的女性实现“保留子宫,做完美女人”的愿望。

问题5:关于子宫腺肌症的中药治疗

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包括针灸-艾灸,藏药-藏红花,还有其他一些民族地方特色的药方,难以计数)。中药治疗肌腺症的原理主要是“活血化瘀,祛寒理气、活血止血”。中医认为腺肌症是寒凝血淤征,寒凝气滞血瘀,血淤不通,不通则痛。就目前临床认识(个人),中药对于比较严重的腺肌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如痛经和经血过多),无法到达根治目的。中药的长处在于全身“系统调理”,不在于“局部攻坚”,中医强在调理和“治未病”(预防)。所以将中医中药方法用于控制轻度腺肌症患者病情加速加剧,减少和预防术后腺肌症“再生”(不是复发)等环节会更好,更科学。

问题6:关于子宫腺肌症与卵巢巧克力囊肿

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巧克力囊肿(也称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在分类上属于同一种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家知道,生育年龄女性主要标记之一就是每个月能够来月经,即子宫内膜在卵巢性激素的调控之下,每个月定期脱落一次,子宫有点像更换“内衣”,每月一次。脱落的子宫内膜随着少量血液经宫颈、阴道排除,即月经。然而,月经血并不是都是规规矩矩“顺流而下”,经宫颈-阴道排除,少量混合有脱落子宫内膜的月经血可以“逆流而上”,经输卵管“倒流”到盆腔,这种倒流到盆腔的子宫内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活”,继续生长,当倒流的子宫内膜落在卵巢上,如果继续生长就形成了囊肿,因为囊内都是类似月经一样想陈旧血液,颜色上和巧克力十分相似,因此称之为“卵巢巧克力囊肿”,顾名思义,脱落子宫内膜在盆腔腹膜上生长就称之为“盆腔腹膜内异症”。子宫内膜有时候还十分“调皮捣蛋”,可以渗入到血管和淋巴管,长距离奔波,最后可以在眼角膜、鼻腔粘膜,支气管内膜、脐孔等部位定居,结果导致患者,每次来月经的时候出现眼角膜出血、鼻腔出血、咯血等等,俗称“倒经”。

还有一种情况,每次来月经到时候,部分子宫内膜不但不脱落,而且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沿着子宫肌层深处侵袭“逆生长”,有点像“蚂蚁打洞”,在子宫肌层肆无忌惮的“打洞”生长;不仅如此,侵入到子宫肌层内部的子宫内膜和正常的内膜有类似的特征,同样能够发生脱落-出血,类似“月经”,但是这种“月经”就不能顺流排出体外了。就这样,每个月生长-出血,不仅把子宫“撑大”,而且不断刺激子宫,发生痉挛性收缩疼痛(即痛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越来越多,痛经症状就越来越严重,医学术语“进行性加剧”。

问题7:腺肌症药物治疗

腺肌症与子宫肌瘤一样,在发病机理上都是依赖性激素生长。根据临床观察(1)绝经后多数肌瘤和腺肌症病灶可以缩小,症状缓解,(2)孕期处于闭经状态,多数缓解症状。因此,医师就希望采用大剂激素来制造类似的生理现象,使用长效GnRHa(促性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每个月注射一次,人工制造绝经时期的内分泌激素状态,俗称“假绝经”“药物趋势”;以此,抑制腺肌症生长,缓解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或使用大剂量孕激素方法,制造“假孕”状态,达到闭经目的。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较多,统称激素治疗。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验证,激素治疗共同特点是(1)用药期间有效。以闭经达到治疗目的,能够缩小肌腺症病灶,缓解痛经等症状。(2)副作用贯穿用药全过程。因为大剂量激素长期使用(一般3-6个月),造成机体内分泌失衡,引发相关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是(i)雄性/男性化体征,脸部长“豆豆”,甚至长“胡子”,(ii)水钠储留,肥胖,(ii)肝肾功能受损。(3)停药后腺肌症重新生长,症状也随之而来,而且往往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较用药前更加严重,术语称之为:停药后反跳,反跳结局“变本加厉”。

鉴于上述激素治疗情况,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激素来治疗腺肌症。少数使用仅限于(1)待孕:轻度肌腺症,采用3-6月激素治疗,抑制病情,达到近期怀孕的妇女。(2)手术调节:腺肌症子宫体积过大,症状严重,导致严重贫血,暂时不能手术患者,术前使用激素,缩小子宫体积,恢复贫血状态,达到可以安全手术状态。(3)择期手术:已经到了必须手术的阶段,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暂时无法手术,可以采激素治疗缓解症状,等待手术。(4)激素状态显示卵巢功能已经接近绝经状态,也可以尝试激素治疗,以期快速进入绝经状态。

问题8关于米非司酮治疗腺肌症

米非司酮(RU)是英文名字“Mifepristone”的音译,也称“息隐”,是一种避孕药,主要成分是19-去甲睾酮的衍生物。主要用于“紧急避孕”和“药物流产”。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受体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可以促使子宫内膜分泌活动减少,诱导内膜组织细胞凋亡,从而使得胚胎不能“种植,着床”,达到“避孕”和“终止妊娠”的目的。近年发现长期使用米非司酮,可以达到闭经的效果,因此被扩大使用到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可以用于卵巢巧克力囊肿及子宫腺肌症手术后治疗,治疗目的见。临床效果与传统的激素治疗相似。主要优点是:与GnRHa类药物比较,疗效相当,价格便宜。主要缺点是米非司酮药物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不仅有抗孕激素作用,还有类似“雌激素”作用,长期使用潜在风险,安全性还有待于证实。(详细回答见激素治疗,包括术后使用时间和目的等等问题)。

问题9:关于“曼月乐”环治疗腺肌症

“曼月乐”的医学名字叫“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英文名“Mirena”,译音“曼月乐”,俗称“激素节育环”。是一种宫内节育器(环)形式的缓释系统,内含52mg的左旋18-甲基炔诺孕酮,每日释放量大约20μg。近年用于腺肌症等疾病治疗。因为治疗机理主要是激素,所以归类到腺肌症激素治疗。设计者的想法是:(1)把激素安置在节育环内部,放置在子宫腔,让它慢慢释放,造成子宫腔内局部高浓度激素,避免口服或打针方式造成的全身“高浓度激素”。(2)利用子宫腔局部高浓度激素长期刺激,使得子宫内膜萎缩,达到既减少经血量,亦缓解痛经的治疗目的。

目前临床验证认为: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有一定的疗效,放一次环,大约可以维持5年左右疗效,是一种新的非手术激素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了传统激素治疗的全身副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缺点:(1)为激素原因,有时候反而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及经期延长,“滴滴答答”不干净。俗称“节育环不服”,不得不取出。(2)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宫腔多较大,而且常常合并月经过多“如冲”,节育环很容易被经血“冲”出来,脱落和环下移。因此,中度、重度腺肌症或者不适合放置。按照B超结果,大致上子宫最大径线达到7cm以上为中度,达到8cm以上为重度。因此,对于子宫增大不明显,直径7cm,但是患者月经量过多或痛经严重患者可以选择使用。腺肌症手术后不推荐使用。(3)局部高浓度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安全性没有确切的学术定论。

问题10: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恶变

内异症和腺肌症很少恶性变。恶性变概率不足千分之一,所以大家不要过度紧张。卵巢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被认为与卵巢巧克力囊肿恶性变有关,子宫间质肉瘤和子宫内膜癌被认为可能与腺肌症有关。如果发生恶变,患者预后较差。所以卵巢巧克力囊肿和腺肌症患者,一定要重视定期随访检查(一般3-6个月一次),早发现早处理。问题是,目前医学上还无法准确“预警即将恶变”,即恶性变前预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恶性变。当然,有一些状况和化验指标可以给医师和患者提醒,医学术语称之为恶性变“高危因素”。(1)年龄与恶性变呈正相关,大多数恶性变患者发生在围绝经期年龄。大家都知道,许多腺肌症患者因为惧怕手术,在“绝经后腺肌症可以缓解”概念的支持下,一直在与腺肌症做斗争,心里盼望“早点绝经”,所以越是坚持到最后,越是要重视恶性变问题。(2)恶性变与腺肌症长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长恶变概率越高。那么究竟多久算长,我们的经验是5年。超过5年患者要更加重视恶性变问题。(3)腺肌症症状突然加剧,尤其是出现“近期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量显著”,“近期子宫显著增大”,这些情况也要重视恶性变可能。(4)腺肌症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医师常常会给你们检测“肿瘤指标”,最有代表性的是CA,当发现CA升高到以上,要重视恶性变。腺肌症患者CA升高还提示你目前病情处于发展期或加速期。有一句话是正确的“恶变者多数CA升高”,但是不能发过来理解,腺肌症患者“CA升高”很多,不能说“升高就是恶性变”。(5)影像学检查,例如超声,MRI等可以发现一些恶性变迹象,当然等到影像学发现,往往“为时已晚”。(6)伴有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重视,必要的时候需要做宫腔镜或刮宫检查,取出一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这也就是为什么子宫内膜增厚的腺肌症患者手术的时候,常常需要同时做宫腔镜检查。多数患者子宫内膜增厚是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殖症”“简单型增生过长”等,有时候出现“复杂型增生过长”甚至“不典型增生”这些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

问题11:肌瘤/腺肌症引发的“次生危害”—长期慢性贫血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等疾病会给女性带来诸多烦恼。对于上述常见的症状医师和患者都能够认识到,但是一些症状可以进一步导致的继发性影响,也就是“次生危害”,人们往往认识不足。

1.月经过多的危害:月经过多不仅给你生活带来不便,更加严重的危害是造成女性慢性贫血,月经过多引起的慢性贫血多数为缺铁性贫血,属于肌瘤/腺肌症的次生危害。由于月经过多引起的贫血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机体对这种情况有适应性调节能力,患者主观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忽视它的危害性。在门诊工作中常常接待长期处于贫血状态、甚至是中重度贫血肌瘤患者,有时心里由衷敬佩这些女性患者的耐受力、“熬劲”,并感叹:中国女性是真正的“任劳任怨”的女性。

(1)心肌劳损:当机体处于慢性贫血状态,首先的代偿反应是加快心跳速度,长期心率加快,导致“积劳成疾”,出现心肌劳损。当你的血红蛋白(血色素)处于9-12g/L时,相当于轻度贫血,由于长期的适应,你可能感觉不到特别的不适。此时人体的心率比原来基础水平增加20次/分钟左右,如果原来基础心率为70次/分钟,那么慢性贫血时心率就增加到90次/分钟;由此推算每小时心跳增加1次,每天约增加次,依此类推,长年累月你的心脏要付出很大的“额外劳动”,你的心脏工作负荷就大多了!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积劳成疾”。

(2)体力下降:慢性贫血者会感觉到自己体力下降,容易疲劳。虽然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但是当稍微增加活动,如提重物、上楼、体育活动,你马上会感觉到“气喘吁吁”。

(3)亚缺氧:慢性贫血患者机体处于亚缺氧状态,亚缺氧状态对人体的影响很大,与许多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内分泌紊乱、感染等,甚至和肿瘤的发生也有着微妙的关系。

(4)情绪变化:慢性贫血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情绪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现。

l易怒:容易对身边的人和事发火,出气;有时候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莫名其妙对你家人大发雷霆。

l淡漠: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显得很淡漠,缺乏兴趣,“漠不关心”“百无聊赖”;外面的世界由此不再精彩。每天生活“无精打采”,一天到晚“昏昏欲睡”

l不安:一天到晚总感到有许多事情,但是有不知道什么事情,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靠着,靠着不如躺着,真正的“坐立不安”;一个晚上对着电视机,频道一个一个切换,没有一个频道合你口味。

l失眠、多梦、易惊醒。

2.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的危害:经期延长导致月经量过多很好理解,月经周期缩短同样可以导致月经过多,因为增加了月频率,每年要增加几次月经,累计也就增加了月经量。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不仅增加月经量;更加重要的还增加生殖道炎症的风险,增加了生殖道感染的机会。

(5)阴道炎。经期延长是导致阴道炎的高危因素。经血不仅可以破坏阴道酸碱平衡,而且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众所周知,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环境偏酸性,pH7.0,而血液是偏碱性,pH7.0;因此,经期延长可以引起阴道酸碱平衡失调,破坏阴道内环境,降低阴道免疫力,即“阴道自净”,进而导致阴道炎。

(6)内生殖器官感染。经期宫颈口开放,宫颈口是人体女生殖器的门户,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都可以通过宫颈口逆行进入宫腔、盆腔,导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附件炎等。我们知道正常女性阴道内寄生着成千上万的细菌,最熟悉的是乳酸杆菌,这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在保持阴道内环境“自净”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这些细菌进入到内女生殖器管,却可以造成炎症,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条件致病菌”。

问题12:关于子宫肌瘤/腺肌症无创治疗

近年来,一些超微创或无创方法被用在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保守治疗,即保留子宫治疗。方法很多,如高能超声聚焦(海扶刀,HIFA)、射频消融、微波自凝刀、磁波刀等等,统称物理方法治疗。这些技术在治疗原理上异曲同工。通过能量转换方式将超声、射频、微波等能量转换成热能,过加热局部病灶的方法“烫死”肌瘤或腺肌症病灶,有点就像“煮鸡蛋”,加热使得蛋白质凝固,细胞失活死亡。微波(磁波、射频)加热大家很好理解,和家里使用的微波炉一样,只不过医疗上使用特殊的电极。超声聚焦其实也很好理解,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用放大镜点燃火柴的游戏,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一点上,可以达到高温,点火燃烧;平时大家都做过腹部B超或阴道B超检查,“超”即“超声波”,在做B超检查时候你不会感觉到热,但是当上千个超声探头一起射向一点的时候,能量就大了,可以使局部温度升高,这就是超声聚焦(海扶刀,HIFU)的加热机理。知道了这些技术的治疗机理,大家就不难知道他们在治疗子宫肌瘤/腺肌症时的优点和缺点。下面以超声聚焦(海扶刀)技术为例说明优缺点。

主要优点:无创伤,这也是这项技术的主要亮点。许多肌瘤、腺肌症患者因为害怕手术,担心激素治疗,加上使用该技术的医师“避重就轻”解释,很容易被你选择“试试”。

主要缺点:(1)不能完全清除病灶。体内的肌瘤不是完全园球型,都是椭圆形或者分叶型(类似生姜样),腺肌症更加是没有明确的边界,只有相对集中的区域病灶。也就是说没有正真的“圆心”,这是超声聚焦就不能正真聚焦在圆心靶点上进行加热。所以,医师只能选择相对区域加热,而且不能过度加热,向子宫内部加热深度过度了容易把子宫内膜加热损伤了(术后闭经,造成生育能力永久破坏),向子宫外部加热过度了容易损伤膀胱或肠管(术后出现漏尿或肠瘘),由于这个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医师只能选择部分加热,以确保不发生并发症,这样的治疗结果也只能是部分杀伤肌瘤或腺肌症,即病灶常常发生“治疗不足”。残留体内的肌瘤和腺肌症日后继续生长。(2)不能准确获得病理诊断。肌瘤和腺肌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是存在恶性变概率。如果对一个已经恶性变的病灶进行HIFU治疗,那么结果可能是悲剧了。(3)肌瘤,尤其是腺肌症,盆腔病理情况复杂,这些技术不能完全解决,如合并盆腔粘连,卵巢囊肿等。

介于上述优点和缺点,这些技术只能有条件的使用在有些特殊病人身上,不能随便扩大适应症。比如肌瘤或腺肌瘤直径不大(一般控制在5cm以下),数目不多(一般不超过3个),肌瘤或腺肌瘤病灶在肌层深处(太深接近子宫腔容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患者要知道腺肌症病灶都是与子宫腔相连通的喔,太表浅容易造成肠管或膀胱损伤),这些病人可以选择这些技术,目的是暂时控制一下肌瘤腺肌症生长。

总之,目前这些技术属于非主流技术,选择应慎重。临床上把腺肌症分为相对两种类型:(1)病灶分布以分散状态为主,即弥散型腺肌症--简称腺肌症,(2)病灶分布呈结节团块型为主--简称腺肌瘤。上述患者属于弥散型腺肌症。本来就不适合做超声聚焦、射频、磁波刀等物理治疗。合适的手术方案是:子宫动脉阻断+神经阻断+U型子宫病灶切除(子宫动脉阻断和神经阻断不影响生育及性生活)

内异症(腺肌症/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注意,有肠易激(典型表现,近期大便次数增加,稀便)有膀胱刺激征(典型症状,经期尿频尿急)往往是内异症病灶累及直肠和膀胱......要重视,早就医。

饮食

1.患者应保持愉悦心情,患者家属应给予病人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并进行有效的家庭照护。

2.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甜食类流质,以减少肠内发酵产气,从而避免腹胀;忌食油腻、生冷、辛辣的食物;宜少量多餐,切记暴饮暴食。每天饮水量0-ml,戒烟酒。

3.手术后应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如果存在贫血现象,多吃铁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猪肝、黑芝麻、葡萄、紫菜、枸杞、香菇等。

妇科手术后饮食指导

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鳗鱼,咸鱼等食物

2、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3、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年老体弱者,应妥当延长吃流质、半流质食物的时间,以有利消化,如藕粉、橘汁等,或挑选瘦肉或鲜鱼熬汤,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增进食欲

4、少吃油脂类,煎炸熏烤类的食物。

5、如果存在贫血现象,多吃铁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猪肝、黑芝麻、葡萄、紫菜、枸杞、香菇等。

6、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7、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出院后宜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矿物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便秘造成腹压增加可能存在残端缝合处变薄导致破裂出血。

运动

1.适当活动,如散步、保健操等,有利于机体代谢平衡。

2.手术后6-8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弯腰取物及爬楼梯,可适当使用束腹带。

3.3个月内勿久坐、长途旅行、避免瑜珈及韵律舞等易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造成骨盆腔内出血。

4.术后一般需要休息1-2个月,禁止体力劳动、用力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5.术后禁止性生活1个月。

(3)复诊

1.保证按时复诊,术后1个月后凭出院小结至门诊3楼复查各项术后指标及伤口愈合情况。

2.术后2周内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应及时来院检查,查明出血原因。

(4)卫生

1.出院后3天即可淋浴,用毛巾轻按伤口擦干,避免用力揉搓。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内衣裤及卫生护垫。

(5)报销

1.外地医保需在当地社保中心开通医院的就诊服务,即可在十院出院后直接报销。

2.如果不开通对口就诊服务,那么可以凭出院小结、发票、明细至当地社保中心报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y/71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