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这一肿瘤界的“伪装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且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盛立霞提醒,及时识别与诊治淋巴瘤至关重要。曾有一位28岁的朱女士,在生完孩子后突然开始打呼噜。她起初以为是带孩子劳累所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的鼻子在白天也变得不通畅,她误以为是过敏性鼻炎发作,加之照顾孩子的忙碌,她并未及时就医。
直到有一天,朱女士照镜子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右侧鼻子和脸部明显肿胀,才急忙前往五官科就诊。经过鼻镜检查,医生发现她右侧鼻孔内有一个肿块。经过活检和全面检查,朱女士被确诊为患NK/T细胞淋巴瘤,且已到晚期。
盛立霞主任医师介绍,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罕见类型,主要影响中青年人群。其原发于鼻腔的病例中,鼻塞、流涕、鼻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鼻炎而延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硬腭穿孔、眼球突出、面部肿胀以及颅神经麻痹等症状,还可能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等。这类淋巴瘤具有高度侵袭性,生长迅速,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差异极大。”盛立霞主任医师解释道。她进一步介绍,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包含培门冬酶的化疗联合放疗方案,可以实现70%至80%的长期治愈率。然而,一旦进入晚期,预后效果会显著变差。
幸运的是,这位年轻妈妈在接受包含培门冬酶的联合化疗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今,她已恢复工作,但仍需定期复查以确保健康状况稳定。
另一方面,62岁的王阿姨则经历了截然不同的遭遇。她长期受到湿疹的困扰,脸部、手臂、背部和大腿上反复出现红疹,又痒又痛。尽管她尝试自行购买药膏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湿疹反复发作,持续了整整两年。直到今年6月,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建议她进行活检,最终她被诊断为淋巴瘤晚期。这一结果让王阿姨深感震惊和沮丧。“pet-ct下,这些黑色物质都是淋巴瘤。”王阿姨惊愕地说,她原以为淋巴瘤只会让脖子肿胀,没想到它还能以皮肤病的症状出现。如今,她仍在接受治疗,但因已到晚期,治疗难度大且效果不佳。她深感若能早些就医,情况或许会大不相同。
淋巴瘤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盛立霞主任医师介绍,淋巴瘤是全球最常见的血液癌症,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因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及饮食等因素影响,恶性淋巴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民众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由于肿瘤细胞可随淋巴和血液播散,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症状复杂多样。例如,鼻咽部淋巴瘤可能表现为鼻塞、打鼾和面部肿胀;胃肠淋巴瘤则可能引发腹痛和黑便;而脑部淋巴瘤则可能导致头痛、偏瘫或昏迷。此外,皮肤淋巴瘤可能表现为顽固性皮疹或皮肤肿块。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但也有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肿块,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淋巴瘤早期。盛立霞强调,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淋巴瘤患者的关键。
警惕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盛立霞提醒市民,平时应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y/1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