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医学生笔记6middot

小白医学生原创笔记系列第6篇,全文字。

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性增殖的特点

增殖方式单免隆,

结构功能均正常。

分化程度不成熟,

病因除去继续长。

生长方式自主性,

遗传异常可下传。

作用机体害处多,

非瘤增殖则相反。

▲肿瘤性增殖和非肿瘤性增殖的对比

肿瘤的形态

肿瘤的大体形态特点

数目可多亦可少,

体积可大亦可小。

多种形态和颜色,

临床常常可见到。

质地可硬亦可软,

病理诊断可参考。

▲肿瘤的大体形态特点

肿瘤的组织形态

瘤分实质和间质,

主要成分是实质。

肿瘤细胞构实质,

决定肿瘤之性质,

结缔组织和血管,

构成肿瘤之间质,

间质不具特异性,

支持营养瘤实质。

形态分布

形态特点

肿瘤实质

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及每种肿瘤的特殊性都由其实质决定

肿瘤间质

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或淋巴管)组成,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肿瘤的间质成分不具有特异性

▲肿瘤的组织形态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

细胞体大形态异,

巨核多核深染质,

胞质增多嗜碱性,

排列紊乱无层次。

肿瘤的细胞异型性

细胞大、多形性;

核增大、差别大;

核仁大、数目多;

核分裂、常增多;

病理性的核分裂,

恶性肿瘤常见着。

分类

说明

肿瘤细胞异型性

_

肿瘤细胞多形性

①肿瘤细胞之间的大小和形态有差异

②肿瘤细胞与其来源组织的细胞有差异

③恶性肿瘤细胞多形性明显,可出现瘤巨细胞

肿瘤细胞核多形性

①肿瘤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不一(多核、巨核、怪核)

②核质比例增大、核膜增厚、核深染、核仁大

③核分裂象多,有病理性核分裂象(不对称性、多极性)

胞质的异型性

①多呈嗜碱性(因胞质内核糖体增多)

②可产生异常物质成分(如激素、黏液、糖原、脂质、高蛋白和色素等)

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极向、器官样结构及其与间质的关系等方面,与其来源组织有差异

▲肿瘤的细胞异型性

肿瘤分化与异型性的关系

良性肿瘤分化好,

恶性肿瘤分化差,

分化好者异型小,

分化差者异型大。

肿瘤

幼稚

成熟

性质

恶性

良性

异型性

分化程度

▲肿瘤分化与异型性的关系

▲思维导图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肿瘤

命名原则

举例

良性肿瘤

来源组织名称+瘤

脂肪瘤、纤维瘤

恶性肿瘤

__

来源于上皮组织

来源组织名称(或形态特征)+癌

腺癌、鳞状细胞癌

来源于间叶组织

来源组织名称+肉瘤

平滑肌肉瘤、骨肉瘤

有癌和肉瘤成分

称为癌肉瘤

_

特殊命名

__

来源于幼稚组织

称为母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肿瘤细胞特殊

按瘤细胞的形态命名

透明细胞肉瘤

多发性良性肿瘤

称为瘤病

血管瘤病

泛指恶性肿瘤

称为癌症

_

习惯命名的肿瘤

_

尤因肉瘤

▲肿瘤的命名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肿瘤的生长方式

良性多膨胀,

恶性多浸润;

生长外生性,

二者均可有。

肿瘤的扩散方式

肿瘤转移和扩散,

直接浸延到近旁。

淋巴血道也常见,

种植转移见体腔。

扩散途径

说明

直接蔓延

癌细胞向邻近的组织或器官浸润性生长形成连续不断的瘤体

转移

_

淋巴道转移

瘤细胞→输入淋巴管→局部淋巴结(边缘窦)→整个海巴结→下一站淋巴结;

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可有逆行性转移或跳跃式转移,最后可经胸导管进入血流

血道转移

①肿瘤侵入体循环静脉→肺

②肿瘤侵入肺静脉→左心→体循环动脉→全身营养器官

③肿瘤侵入门静脉→肝

④少数肿瘤→脊椎静脉丛→脊髓、脑

种植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蔓延到器官表面时,瘤细胞脱落后像播种一样种植在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转移瘤

恶性肿瘤扩散的机制

恶性肿瘤易扩散,

扩散机制有四项:

胞外茎质被降解,

黏附分子减数量,

癌C自身能移动,

生长因子作用强。

扩散机制

说明

细胞黏附分子减少

细胞黏附分子在恶性肿瘤的浸润性生长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之间

与细胞外基质分子之间的黏附能力降低有利于肿瘤的扩散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癌细胞与基膜紧密接触后,能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细胞外基质,使局部产生缺损

癌细胞的移动

癌细胞通过阿米巴样运动,从基膜缺损处移出,并分解间质结締组织,继续移动,并侵犯血管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癌细胞可分泌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促进毛细血管生长,为肿瘤的生长

散提供营养

▲思维导图

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恶性程度分三级,

级别高者分化低;

恶性程度则相反,

为分化癌恶之极。

根据范围程度等,

采用TNM分期。

分级(恶性程度)依据

①分化程度的高低

②异型性的大小

③核分裂数的多少

分期(发育早晚)依据:

①原发肿瘤的大小

②漫润的深度和范围

③转移的情况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局部压迫和阻塞,

结构功能受破坏。

疼痛出血和感染,

全身内分泌紊乱。

还有发热恶病质,

急性肿瘤更厉害。

影响

说明

局部压迫

_

压迫和阻塞

良性肿瘤的主要表现,恶性肿瘤亦可发生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多见于恶性肿瘤

疼痛

多见于恶性肿瘤,因压迫浸润局部神经所致

出血和感染

良、恶性肿瘤均可出现

全身性影响

_

内分泌紊乱

见于内分泌腺的良性肿瘤和某些恶性肿瘤,异位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以及副肿瘤综合征

发热

由肿瘤产物或合并感染引起

恶病质

常见于恶性肿瘤患者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的特点

分化成熟生长慢,

分界清楚成膨胀;

很少复发不转移,

压迫阻塞有影响。

恶性肿瘤的特点

分化幼雅生长快,

边界不清浸润长。

较多复发有转移,

压迫破坏恶病况。

_

良性

恶性

分化程度

异型性

细胞间质

核分裂象

少见或无

多见

生长速度

缓慢

迅速

继发性变化

很少

坏死、出血、继发性感染

生长方式

膨胀性、外生性

浸润性和外生性

包膜

边界

清楚

不清楚

可推动性

可推动

不可推动

转移

不转移

可转移

复发

手术后少复发

手术后多复发

影响

▲总结思维导图

往期笔记

小白医学生笔记(5)

小白医学生笔记(4)

小白医学生笔记(3)

小白医学生笔记(2)

小白医学生笔记(1)

小白医学生笔记(0)·总论

写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f/82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