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遇知己,江淮咏妇瘤安徽年妇科

年6月28日,安徽年妇科肿瘤诊治高峰论坛暨第四届江淮论坛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夏日时节于合肥盛大开幕。会议由安徽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办,中国科学医院西区(医院)、中国科学医院妇瘤亚专科承办。众多在国内妇科肿瘤领域享誉盛名的专家学者纷纷踏上演讲台,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今日会议的学术部分包括以“妇科肿瘤诊治进展”、“宫颈癌”为主题的专题学术讲座、以“复发卵巢癌”为核心的病例讨论、手术视频大赛等精彩内容。中国妇产科在线给您带来最新会议精华报道。

开幕式

安徽年妇科肿瘤诊治高峰论坛暨第四届江淮论坛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科学医院赵卫东教授主持。中国科学医院刘同柱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院谢幸教授、医院凌斌教授、中国科学医院妇产科主任吴大保教授等领导和嘉宾莅临开幕式现场,并分别致辞。在致辞中,他们都对安徽年妇科肿瘤诊治高峰论坛暨第四届江淮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大会举办取得圆满、成功!

△刘同柱党委书记致欢迎辞

△谢幸教授开幕式致辞

△凌斌教授开幕式致辞

△吴大保教授开幕式致辞

△赵卫东教授主持开幕式

学术讲座

※妇科肿瘤诊治进展主旨演讲※

孔北华教授:从国内外HPV检测大样本临床验证研究看对宫颈癌筛查策略的影响

高危HP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医院孔北华教授对国内外多篇HPV检测大样本临床验证研究进行分析后指出:目前,HPV检测需要通过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其有效性;美国大规模临床研究推动了宫颈癌筛查策略的调整,最新OnclarityHPV临床研究正推动拓展分型(HPV31/45)的临床应用;年HPV试剂指导原则促进我国宫颈癌筛查行业逐步规范;国内大规模临床研究可促进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宫颈癌筛查策略。

谢幸教授:宫颈癌FIGO新分期()带来的思考

年,FIGO在巴西圣保罗会议上颁布了宫颈癌新分期,浙江大学医院谢幸教授荟萃大量研究文献,辩证解析了“新分期”对宫颈癌的临床实践产生的影响。从中我们了解到,宫颈癌新分期中,ⅠA期取消了水平扩散的限制,虽不影响淋巴结切除的决策,但ⅠA2期(水平扩散>7mm)实施宫颈锥切似乎有一定风险;宫颈癌新分期中,还把良好病理特征的ⅠB期归入ⅠB1期,这将有助于临床决策;另外,淋巴结转移确定的ⅢC期不影响临床决策,但可能影响判断预后和手术指征的确定。

凌斌教授: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原则

医院凌斌教授讲到,卵巢癌的规范处理包括手术分期、细胞减灭术和术后化疗。近年来,由于“二孩政策”的实施、肿瘤发病的年轻化等原因,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需求增加。凌教授从卵巢恶性肿瘤的认识与变迁、卵巢癌的经典治疗方案、早期卵巢癌手术的误区、再分期手术、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处理、化疗与GnRH-a防护、腹腔镜手术与卵巢癌等方面,结合临床研究、视频,对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处理给予讲解,并分享个人研发的腹腔镜安全密闭肿瘤粉碎取物袋,丰富了大家的临床手术思维。

汪辉教授:子宫颈癌辅助治疗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年龄明显趋于年轻化,且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宫颈癌手术也较前增多。近年来,关于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相关指南推荐无明显变化。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汪辉教授在讲座中,引用大量国内外前沿文献,围绕宫颈癌术后化疗、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宫颈癌免疫治疗三方面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我们从中了解到,宫颈癌术后化疗有望成为部分放化疗患者的替代方案,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有疗效但也存在诸多争议,亟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王武亮教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诊治再思考

医院王武亮教授在讲座中结合临床数据和手术视频,系统阐述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原因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经验等方面内容。其中,术后乳糜漏的发生主要与肠道来源的淋巴管损伤有关,诊断需要参考引流液的性状、量及实验检测等。王教授还强调,乳糜漏应尽早确诊,尽早开始保守治疗,经肠道淋巴管显影技术在术中可显露淋巴管,有利于及时发现损伤并有效闭合,有助于降低术后乳糜漏的发生。

王世宣教授: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王世宣教授重点阐述液体活检与循环肿瘤细胞(CTCs)含义、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的应用。其中,CTCs是指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近年来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使CTCs变为现实。前瞻性研究显示,CTCs可以在卵巢癌患者中检出,CTCs检测可协助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可监测评价卵巢癌治疗效果/耐药预测,还可协助评估卵巢癌患者预后/复发风险预测,未来亟待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段华教授:子宫内膜癌诊断新观点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相关问题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早期诊断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预后,但传统的DC诊断存在局限。首都医科医院段华教授结合国内外前沿资讯及指南文献,重点为大家全面解读了近年来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方面的新观点,如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与分化程度的识别、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准确性评估、宫腔镜下注射对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评估等。

陆安伟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f/81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