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周,罹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刘女士,在华中医院成功接受了血液肿瘤创新药物维泊妥珠单抗治疗,成为湖北省首位接受该新药临床治疗的患者。
DLBCL如何发现和治疗?目前我国的DLBCL诊疗处于什么阶段,这张首方对于湖北DLBCL患者及其家庭有哪些重要意义?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华中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梅恒教授。
发病率逐年攀升,这类肿瘤不容小觑
很多人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症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淋巴瘤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梅恒教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以新发10万人的速度增长,死亡率已排在我国癌症死亡率的前十位。
梅恒教授介绍,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可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构成比为8.54%,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总体发病人群的绝大多数,其中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淋巴瘤的33.27%。
作为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DLBCL有哪些临床表现?梅恒教授说,比较典型的就是发烧,还有消瘦、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为什么发热最常见?因为很多病人就是因为不明原因的发热,最后就查了血,一查就是淋巴瘤。早期的淋巴瘤一般没有特殊症状,这很容易让大家忽视,所以,平时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如果身体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千万不可大意,医院检查诊断。
DLBCL患者面临的多重困境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整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为38.4%,与“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的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仍有差距。
而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DLBCL相较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更差,约40%-50%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复发。
“患上这个疾病,对患者的打击可想而知。”梅恒教授说,患者要经历生理上的疼痛不适,以及精神上的焦虑和沮丧,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而且随着疾病的复发,患者的日常活动处处受限,生活质量每况愈下。除去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患者及其家庭往往还承受着巨大的经济负担。
不少人罹患淋巴瘤后,就觉得没有希望治愈了。《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的调研发现,DLBCL领域仍有诊疗盲区存在,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未完成初始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占22.32%,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f/1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