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杨陶玉记者吴朝香
8月19日上午,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医院院长葛明华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奖”是经原卫生部批准设立的我国医师行业最高奖,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每两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行过13次。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经过各省市医师协会推荐推荐、资格审核、单位及媒体公示,初步评审和最终评审等程序,78名同志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
32年坚守临床一线
开展各类头颈肿瘤手术近万例
葛明华现任医院院长,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是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卫生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第三届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年浙江省优秀医师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自年8月工作至今,葛明华一直坚守临床一线,主要从事甲状腺、口腔颌面、耳鼻咽喉等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综合治疗和转化研究,至今已开展各类头颈肿瘤手术近万例。曾任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主委,现任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主委,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候任主委,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委,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省预防医学会甲状腺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委。
两届全国人大代表
10年提交议案、建议共61件
葛明华是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0年来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共递交议案3件、建议58件,多个内容被国家有关部委采纳,3次作履职代表书面或现场经验交流。年参加“全国人大代表通道”,讲述本人及医务人员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疫情期间
他三次带队出征
年2月,葛明华主动请缨作为浙江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医院医疗队)队长,带领名队员出征武汉。先后整医院医院重症病区,历时45天,共经管名患者,无一人转化为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同时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主持省部共建新冠肺炎诊治重大项目;医院牵头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科技攻关项目;领衔制定“疫情期间医疗队驻地建设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组织“防护服穿脱标准中英文视频”并获国家作品权证;发表多篇新冠肺炎诊治高质量SCI论文,为国际同行提供有益参考。年医院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医疗队获武汉市工人先锋号,个人获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农工中央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等。
年正月初一起,医院位核酸采样人员驰援富阳,每天无畏风雪,准点到达,在富阳指定岗位进行采样工作,5天共完成近20万人次的采样工作。
年4月1日起,作医院医疗队总领队(总院长),带领浙江省10支医疗队,近名医疗队员支援上海。进驻上海后,在当地医院统一领导下,医院张床位(医院张),全力部署各项医疗救治工作,积极排查舱区和驻地感控隐患。至5月24日结束援沪任务,累计收治人,累计解除隔离人。医院的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国家卫健委、上海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不断创新诊疗技术
复杂头颈肿瘤患者术后最长生存23年
葛明华持之以恒刻苦学习,不断创新诊疗技术。
年起研究并持续改良颈淋巴清扫技术,明显改善患者颈部功能和外观,该技术已在国内普遍应用。
年起在省内较早规范、系统开展侵犯颅底的复杂头颈肿瘤切除技术,打破传统手术禁区,为既往认为无法手术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术后最长生存已达23年。
年起积极开展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精确重建技术,结合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持续优化;在国内外较早开展基于数字技术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精确重建研究及应用。
年初在国内较早、省内最早开展甲状腺微创外科技术,尤其是年在大陆领衔团队率先开展改良无充气腋窝入路甲状腺外科技术,该技术兼顾了肿瘤根治、微创及颈部美容效果,迅速得到国内同仁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