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年全球约有万癌症新发病例,约万人死于癌症。据悉,约1/5的人类在一生中会罹患癌症,1/9的男性和1/12的女性会死于癌症,癌症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几十年来,基于细胞毒性药物的化疗是治疗各种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DNA碱基类似物(如5-氟尿嘧啶)、DNA相互作用剂(如顺铂)、抗代谢物(如甲氨蝶呤)和微管蛋白抑制剂(如紫杉醇)等。但细胞毒性药物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靶向能力更强、副作用更小的新型癌症治疗方式仍有待探索。
20世纪初,“magicbullets”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旨在研究出一类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但对正常细胞无害的药物。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ADC药物Mylotarg(吉妥单抗)用于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一种新型药物,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高特异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相结合,用以提高肿瘤药物的靶向性,并减少毒副作用。
ADC药物通常由一个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mAb)、一个细胞毒药物、一个合适的连接体组成。ADC药物的靶向性来自其中抗体部分,毒性大部分来自小分子化药毒物部分,抗体部分也可以自带毒性。抗体部分与毒素部分通过连接体互相连接。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后,肿瘤细胞会将ADC内吞。之后ADC药物会在细胞中分解,释放出活性的化药毒物,通过破坏DNA或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目前,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批上市,涉及淋巴瘤、白血病、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头颈癌、尿路上皮癌等多个癌种,治疗靶点有HER2、TROP2、EGFR、c-Met、B7-H3、HER3、Nectin-4、CLDN18.2、PD-L1等。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步,促进了ADC药物的研发。近年,小细胞肺癌(SCLC)的一些潜在ADC靶点被发现,这些靶点或许能够成为打破SCLC治疗瓶颈的突破点。
SCLC是一种发生在肺部的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肺癌的13%~15%,侵袭性强,约75%的SCLC患者在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预后很差。
广泛期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疗法由基于铂的化疗构成,即顺铂或卡铂+依托泊苷。虽然经过一线化疗的SCLC患者缓解率较高,但大多数会在6个月内复发并普遍产生耐药。据统计,转移性SCLC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有2%。遗憾的是,全球范围内目前尚无标准疗法获批用于SCLC患者的后线治疗,目前的治疗仍局限于支持治疗、研究药物治疗或在具有良好体能状态的患者中进行全身治疗。
ADC药物的发展为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认为,SCLC有潜力的靶点包括DLL3、Trop-2、B7-H3等。
(1)靶向DLL3
Delta样配体3(DLL3)是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性配体,超过80%的SCLC表达DLL3?mRNA和蛋白,作用机制以及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性表达使其成为ADC的理想靶点。
(2)靶向Trop-2
Trop-2通过各种信号通路控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低,这表明它可能是精确治疗的独特靶点。
(3)靶向B7-H3
B7-H3在包括SCLC在内的各种类型的人类癌症中高度表达,B7-H3过表达与预后差,以及对癌症治疗无反应有关。因此,B7-H3预计是抗肿瘤药物的有吸引力的靶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wh/1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