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随着超声等现代影像检查的普及,“囊肿”这一名词越来越多的进入老百姓的生活,比如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等。
而这些囊肿绝大多数人本身并没什么症状,不少都是在检查报告中看到“囊肿”二字,这难免会生出许多疑惑:囊肿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长?有没有危害?要不要处理?
今天就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囊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囊肿 通俗地说,囊肿就是一个封闭的“水泡”,如同充了水的气球。囊肿的外壳是由一层层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排列而成的纤维性囊壁,囊腔内充满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无菌,富含蛋白子的液体,称之为囊液。囊肿常见部位 囊肿在全身各种组织中均可以发生,包括肝、肾、卵巢、胰腺、咽喉、皮、腱鞘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肝脏、肾脏、卵巢。囊肿大小差异较大,可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有何危害一般来说小囊肿基本没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它们既不破裂,也不增大,也不恶变,就没有什么危害。
如果囊肿超过5CM以上或者位置特殊的囊肿可能因压迫导致一些症状或影响外观,比如较大的囊肿可以引起肝区肾区酸胀、胃部饱胀、下腹部胀痛等;长在关键位置的囊肿可能压迫神经或某些管道则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
还有的部位“囊肿”有恶变的倾向,或者恶性肿瘤不易区分,比如胰腺和卵巢的囊肿,这是需要注意排除恶变或恶性囊肿可能,但总体上恶性囊肿的比例不是很高。
注以下常见需要处理的情况体积太大,位置特殊
以最常见的肝囊肿为例:较大的肝囊肿可能会造成肝内大血管,胆管的压迫或引起症状,这时就需要到正规医疗就诊,有医生评判病情,并提出治疗计划。对于肝脏表面的大于5CM的肝囊肿,容易因冲撞或受伤导致破裂,需要处理。对于小于5CM的肝表面囊肿,若没有对周围脏器造成压迫症状,可以观察,若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疼痛等,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治疗。
怀疑恶性可能
影响学检查怀疑是“囊性”的肿瘤,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了囊肿或者那个部位的囊肿通常是囊性的,就需要更注意一些。比如“胰腺囊肿”,因为超声下看到它从完全的良性病变,到恶性的囊肿癌都有可能,此时需要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
消除心理负担
有的人心理负担大,发现身体有个囊肿,于是心里总是有个疙瘩,听说穿刺能使囊泡消失或缩小,非要穿刺掉彩安心,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穿刺,但治疗的更多是“心病”。
“多囊肾”或“多囊肝”
一般人的囊肿都是单发的,或者散在的几个,而成千上百的“多囊肾”或“多囊肝”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情况下,囊肿危害就挺大,正常的肝组织和肾组织就被压掉,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尤其是肾功能损害更为多见,因多囊肾而发生尿毒症的患者也有不少。“多囊肾”或“多囊肝”穿刺引流可以达到缓解,但不能达到彻底治愈,通常需要肝移植或者肾移植才能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多数情况下通常无需特别担心,每次体检时在看看身体里面的这位“老朋友”在体内是否依然安好即可。
文/郑洁(超声科)
编辑/肖婧菁
郑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