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体又称Edwards综合征,年由Edwards首先描述而得名,其发生率在活产儿为1/~1/。18三体综合征患者按核型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标准型(80%)、易位型(10%)和嵌合型(10%)。标准型18三体常表现为多发性严重畸形,主要包括严重心脏、肢体、面部及颅脑畸形。嵌合型18三体临床表现多样,最多见是面部、肢体长度不对称、脊柱侧弯或后侧凸、身材矮小、牙齿发育不佳等。易位型18三体结构畸形不明显,但会出现身材矮小、精神发育迟缓等问题。
18三体主要的结构异常如下:
1、心脏异常 73%~90%的18三体儿有心脏畸形。最常见的心脏畸形为室间隔缺损,其次为房室共道畸形和右心室双出口,而室间隔缺损在产前超声极易漏诊,常规四腔心切面仅能检出5%~40%,即使专家检查,检出率也不到65%,这也说明虽然心脏畸形在染色体异常中常见,但在产前超声检查时很难检出,采用高分辨率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有可能提高心脏畸形检出率。
2、肢体异常 手指屈曲、重叠且姿势固定是18三体最具有特征、最明显的异常之一。最典型的表现是示指压于中指上,小指压于环指上,这一姿势长时间固定不变。桡骨发育不全及桡骨缺如亦可在18三体中见到,同时有严重手畸形。足内翻及摇椅状足亦常见。拇指发育不良或缺如和并指畸形较少见。在13三体中常见的多指(趾)畸形,在18三体中偶可出现。
3、颜面部异常 本病颜面部常见畸形是小颌,可高达70%。唇、腭可在18三体中出现,但远较13三体为少。耳低位、小耳、耳畸形亦是18三体的常见特征,据统计,96%的18三体儿存在耳畸形。此外,亦可出现小眼、眼距过宽等。
4、颅脑异常 18三体可有许多颅脑异常表现。头颅形态异常-草莓头颅常是18三体的重要特征,发生率可高达45%。颅后窝池扩大、Dandy-walker畸形、小脑小(小脑横径常低于正常值的2倍标准差)亦较常见。部分病例可有脑膜膨出和脑室扩大。50%的18三体胎儿有脉络丛囊肿,但1%~2%的正常胎儿亦可有脉络丛囊肿。
5、腹部异常 小的脐膨出及膈疝在18三体胎儿中常见。15%有肾畸形,主要为肾囊性发育不良、肾积水和马蹄肾。
6、其他 50%的18三体胎儿有宫内发育迟缓,中孕期可出现,晚孕期最明显。38%~50%的18三体胎儿合并单脐动脉。21%有羊水过多。少数有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和胎儿水肿。脐带囊肿及脐静脉瘤亦增加18三体发生率。
7、早孕期异常超声表现 目前的研究表明,早孕期18三体的主要异常超声表现有:NT增厚、脉冲多普勒检查脐静脉血流呈搏动性。
临床处理及预后
标准型18三体预后极差,常在宫内死亡,多数活产婴儿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90%在1岁内死亡,99%在10岁以内死亡。易位型与嵌合型18三体,国内文献报道15岁易位型18三体女性患者因青春期精神发育迟缓就诊。亦有文献报道32岁嵌合型18三体男性患者因结婚3年不育就诊。
核型为18三体标准型的胎儿,再发风险为1%,如果孕妇为18三体嵌合型,再发风险更高,据报道1例30岁有微小缺陷但智力正常的妇女,因3次流产史而行染色体检查,其结果为18%的淋巴细胞和2%的皮肤纤维组织母细胞为18三体。也有报道18三体嵌合体孕妇生育18三体儿或不孕的报道。核型为18三体易位型,其再发风险未见报道。
刘永波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