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I真题练习

北京最好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734.html

(1~3题共用题干)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

1、诊断首先考虑()

A.感染性休克B.肾挫伤

C.左下肢挫伤D.左下肢血栓形成

E.挤压伤综合征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患者肌肉丰富的部位左腰部及下肢长时间受压,解除挤压后出现尿量少,色暗红(提示血红蛋自尿),下肢明显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血栓形成或肢体远端张力过高),应诊断为挤压伤综合征。患者病史仅6小时,不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肾挫伤常有鲜红色肉眼血尿,而不是暗红色血红蛋白尿。左下肢挫伤不会出现血压降低等全身症状。左下肢血栓形成常表现为下肢肿胀,进展较慢,不会出现血红蛋白尿。

2.静脉输液宜首选()

A.全血B.血浆

C.右旋糖酐D.5%葡萄糖溶液

E.等渗盐水+1.25%碳酸氢钠溶液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治疗挤压伤综合征时,应积极扩容,使用等渗盐水纠正休克;静滴1.2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以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堵塞(E)。挤压伤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K大量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将导致高钾血症,若输入库存全血、血浆,将导致血钾增高,故不宜应用。治疗休克时,首选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不应首先输注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溶液。

3.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B.左下肢固定

C.镇静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对于该患者的急救,在补液纠酸的同时当然首选左下肢固定,以防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肾小管。患者无胸部外伤,无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止痛、镇静、吸氧为一般性治疗措施。

4.男,18岁。右足和右小腿被开水烫伤,有水疱伴剧痛,创面基底部肿胀发红。该病人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为()

A.5%浅Ⅱ度B.5%深Ⅱ度

C.10%浅Ⅱ度D.10%深Ⅱ度

E.15%浅Ⅱ度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患者烧伤创面有水疱,应考虑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剧痛,提示为浅Ⅱ度,而不是深Ⅱ度烧伤,因为深Ⅱ度烧伤患者痛觉迟钝故不答BD。②患者右足和右小腿烫伤,其烧伤面积=右足(3.5%)+右小腿(6.5%)=10%,故答C。

5.重度烧伤是指Ⅲ°烧伤面积()

A.不足10%B.10%-19%

C.20%-29%D.30%-39%

E.40%以上

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11%~20%;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6~7题共用题干)男,40岁。体重60kg,右上肢肩关节以下、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烧伤深度为浅Ⅱ°至深Ⅱ°,右足部烧伤深度为Ⅲ°。

6.该患者的烧伤总面积为()

A.20%B.38%

C.37%D.19%

E.18%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患者烧伤总面积=9%(右上肢)+6.5%(右小腿)+3.5%(男性右足)=19%。

7.该患者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

A.mlB.ml

C.mlD.ml

E.ml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患者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系数(1.5)×Ⅱ、Ⅲ度烧伤总面积+水分基础需要量(ml)=60×1.5×19+=(ml),答案为D。

8、初期处理火器伤清创后伤口应作一期缝合的是

A.臀部B.腰部

C.膝关节腔D.上臂

E.手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火器伤组织损伤重、范围大、易感染,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施行清创术,清创后一般不宜一期缝合,但关节腔损伤清创后应一期缝合,并做好初期外科处理,预防关节感染,否则易导致化脓性关节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C)。

(9~10题共用题干)男,32岁。右大腿枪弹伤4小时。伤口已经在院外经过初步处理。查体:T37.8℃,P次/分,R28次/分,BP72/43mmHg。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大腿中下1/3处对穿性伤口,已经用纱布覆盖包扎,无明显渗血。足背动脉搏动弱。

9、该患者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拆开纱布,检查伤口

B.急诊清创缝合

C.注射TAT

D.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E.DSA检查了解有无血管损伤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①患者外伤后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次/分,血压<90/60mmHg,应诊断为失血性休克。因此目前首要的治疗措施是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抢救休克(D)。ABCE只有在休克纠正后才能进行。

10、若对该患者行清创术,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A.沿大腿纵轴切开探查,切除创缘皮肤1~2mm

B.伤口内放置引流物

C.若有大血管损伤,尽量修补

D.伤口近端绕扎止血带

E.若清创彻底,一期缝合伤口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对于火器伤的患者,清创后不能一期缝合伤口,只能行清创后开放引流、二期缝合或换药处理,故答E。ABCD均为清创术的正确处理方法。

11.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病因是()

A.乳晕皮肤皲裂

B.乳汁淤积,细菌入侵

C.乳腺组织发育不良

D.乳汁分泌障碍

E.乳腺囊性增生病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乳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①乳汁淤积:乳汁是细菌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②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12~13题共用题干)女,30岁,哺乳期。左乳房胀痛、发热2天。查体:T39.4℃,P次/分。左乳房外上象限6cm×4cm范围红肿,有明显压痛和波动感。急行切开引流术。

12.错误的手术措施是()

A.脓腔最低处引流

B.按轮辐方向做切口

C.行对口引流

D.切开扩张的乳腺导管充分引流

E.切开后用手指探入脓腔间隔膜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哺乳期妇女,左乳房胀痛,发热,局部红肿,波动感(+),应诊断为乳腺脓肿。行脓肿切排时,为保证引流通畅,应在脓腔最低处切开,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若脓腔较大,可在脓腔的最低位另加对口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形成乳瘘,乳房表浅脓肿切开引流,应以乳头为中心作轮辐状切口。若将扩张的乳腺导管切开引流,将导致乳瘘(D错)。

13.术后抗感染治疗针对的主要致病菌是()

A.白色葡萄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D.腐生葡萄球菌

E.溶血性链球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B)。白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均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机会性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急性蜂窝组织炎。

14.乳房后脓肿切开引流最好采用()

A.乳房表面放射状切口B.乳房表面横切口

C.乳晕下缘弧形切口D.乳房下缘弧形切口

E.乳房外侧斜切口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①乳房后脓肿切开引流时,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这样可尽量避免乳管损伤(D)。②乳房表浅脓肿切开引流采用乳房表面放射状切口。乳晕下脓肿采用沿乳晕边缘弧形切口。乳房脓肿很少采用横切口、斜切口,因这种切口会损伤乳管,导致乳瘘。

15、女,20岁。左乳肿块2年,生长缓慢。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扪及2.5cm分叶肿块,质硬,光滑,边界清楚,活动,无压痛,左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癌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肉瘤D.乳腺囊性增生症

E.乳管内乳头状瘤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年轻女性,乳房肿块光滑、质硬、活动,应诊断为乳房纤维腺瘤(B)。②乳腺癌多见于绝经期妇女,肿块不光滑,质硬,活动度差,常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肉瘤好发于老年妇女,常表现为乳房巨大肿块,边界不清,易侵犯肌肉,皮肤表面可见静脉扩张。乳腺囊性增生症常见于中年妇女,多表现为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胀痛与肿块。乳管内乳头状瘤常表现为反复乳头溢血。

16.女,40岁。双侧乳腺月经前明显胀痛,月经后可自行缓解。乳腺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多发小结节,大小约0.4cm,无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癌B.乳腺纤维腺瘤

C.乳腺囊性增生病D.乳腺结核

E.非哺乳期乳腺炎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表现是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胀痛和肿块,乳房胀痛一般于月经前3~5天明显,月经后减轻。乳房内可触及多个结节,大小不一,质韧。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C)。②乳腺癌常表现为乳房肿块,单个,质硬,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纤维腺瘤常表现为乳房肿块,单个,表面光滑,易于推动。乳腺结核、非哺乳期乳腺炎均少见,故不答DE。

17、乳腺癌患者乳腺皮肤出现“酒窝征”的原因是

A.肿瘤侵犯了周围腺体

B.肿瘤侵犯了胸大肌

C.肿瘤侵犯了局部皮肤

D.肿瘤侵犯了Cooper韧带

E.癌细胞堵塞了局部皮下淋巴管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①乳腺癌可侵及悬韧带(Cooper韧带),使其收缩导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D)。②铠甲状癌是指晚期乳腺癌累及胸大肌、胸小肌、筋膜、背部、对侧胸壁,融合成片。乳腺癌可累及皮下淋巴管,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现橘皮样变。

(18~19题共用题干)女,58岁。左乳皮肤水肿、发红2个月,口服抗生素未见好转。查体:T37.0℃,左乳皮肤发红、水肿,呈“橘皮样乳头内陷,乳房质地变硬,无触痛,未扪及肿块。左腋下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融合、无触痛。血常规:WBC8.0×/L,N0.67。

18、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炎性乳腺癌B.急性乳腺炎

C.乳房后脓肿D.乳汁淤积

E.乳腺囊性增生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炎性乳腺癌少见,局部皮肤可呈炎症样改变,常表现为乳房皮肤充血水肿、发红发热,但无明显肿块,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炎性乳腺癌(A)。急性乳腺炎好发于哺乳期妇女,高热,乳腺红肿热痛、波动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乳房后脓肿常表现为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腋窝淋巴结触痛性肿大。患者不是哺乳期妇女,不会出现乳汁淤积。乳腺囊性增生症常表现为乳腺肿块及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胀痛。

19、最佳治疗方案是()

A.穿刺活检后行左乳房切除

B.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

C.局部按摩

D.局部热敷、理疗

E.穿刺活检后化疗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炎性乳腺癌发展迅速,预后差,属于“不可切除的乳腺癌”,为手术禁忌证。应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采取保守治疗,如放化疗等。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局部热敷、理疗、按摩,都是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措施。

20.女,45岁。左乳外上象限扪及4~5cm质硬肿块,与皮肤、胸肌无粘连,左腋窝扪及肿大孤立的质硬淋巴结,活检穿刺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其余体检未见异常。该乳腺癌患者按TNM分期是()

A.T3N1M0B.T4N1M0

C.T2N1M0D.T2N2M0

E.T1N1M0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乳癌的TNM分期依据如下表。患者肿瘤最大径为4~5cm,应属于T2;左腋窝扪及肿大孤立的质硬淋巴结,说明无淋巴结融合,应属于N1;无远处转移应属于M0,故答T2N1M0(C)。

21、乳腺癌扩大根治术的切除范围包括()

A.乳房及同侧腋窝脂肪淋巴组织

B.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膜

C.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同侧腋窝脂肪淋巴组织

D.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同侧腋窝、锁骨上脂肪淋巴组织

E.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同侧腋窝、胸骨旁脂肪淋巴组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为乳癌根治术,E为扩大乳癌根治术。ABC都不是规范的乳癌手术方式。

22.女,40岁。左乳腺癌施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直径3cm,ER、PR均阳性,腋淋巴结检查无转移,该患者术后首选的治疗是()

A.放疗B.化疗

C.内分泌治疗D.免疫治疗

E.靶向治疗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患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阳性,术后应首选内分泌治疗(C)。放疗常用于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化疗常用于浸润性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常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

23、女性,46岁。左乳头刺痒,伴乳晕发红、糜烂3个月。查体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见癌细胞。该病人癌变的类型是()

A.乳头湿疹样癌B.髓样癌

C.鳞状细胞癌D.黏液细胞癌

E.大汗腺样癌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①乳头湿疹样乳腺癌也称Paget病,恶性程度低,预后好,腋窝淋巴结转移晚,常表现为乳头和乳晕瘙痒、皮肤粗糙、糜烂如湿疹样,进而形成溃疡。根据题干,本例应诊断为乳头湿疹样乳腺癌(A)。②BCDE均为普通乳腺癌的镜下病理特点,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24、关于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B.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

C.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D.及早使用特效解毒剂和拮抗剂

E.清除进入体内已经被吸收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酸性毒物污染皮肤、黏膜后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皮肤和黏膜,并不是用碱性液体冲洗、中和(B错),ACDE项均为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

25、女,40岁。1小时前服敌百虫ml。查体:躁动,瞳孔缩小,四肢强直,肺部可闻及湿啰音。下列处理措施不恰当的是()

A.药物导泻B.清洗呕吐物污染的皮肤

C.静脉应用阿托品D.应用解磷定

E.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①敌百虫中毒禁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因为碱性溶液可使敌百虫转变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E)。②药物导泻可加速毒物从消化道排出,清洗呕吐物污染的皮肤可减少毒物的吸收,均属于敌百虫中毒的常规处理措施。阿托品、解磷定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殊解毒剂,当然可以选用。

26.有机憐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中属于毒蕈碱样作用的是

A.心动过速B.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肌肉震颤D.昏迷,酣睡

E.肌无力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三类。毒蕈碱样症状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B对)、瞳孔缩小腹痛腹泻、心动过缓(A错)、大汗、流泪、流涎、肺部湿性啰音。②肌肉震颤为N样症状(E错)。昏迷、酣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7.有机磷农药中毒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急性心力衰竭B.中间型综合征

C.呼吸衰竭D.心律失常

E.休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烟碱样症状主要表现为肌纤维颤动,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也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衰竭或停止,这是造成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答案为C。②急性心衰是次常见的死因。中间型综合征的最终死亡原因为呼吸困难或衰竭。严重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但因此致死者少见。

医师考试的时间安排

是这样的

↓↓

实践技能年06月10—06月23

笔试一试年08月20—08月21

笔试二试年11月13—11月14

21年医师课程已开课,昭昭团队老师,带您系统复习,高效备考。想要用最少的时间快速提分、通关?那就加入我们吧!助你高效、省时、省力通关

62

年医考倒计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zj/83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