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大家在群里讨论:“在护肤上有哪个词汇,让你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突然,有人提到了“痘根”,所有长过痘痘的小伙伴立刻表示认同。
对对对就是它,每个长过痘的人,都懂!
不得不说,“痘根”这个词,实在是太形象了。
“根”扎得深,生命力强,所以会存在很久;
“根”系广,难根除,所以很容易复发;
“根”有多种形态,所以硬挤出来的东西,有时候是白色软条,有时候是硬硬的米粒;
长痘了,我们当然不推荐去挤。
挤发炎了,挤留疤了,挤出坑了,甚至还可能挤出人命了(危险三角区的痘痘千万不能挤啊)!
但是,总有那么些个痘,就像埋在皮下的“地雷”,不对付怕它炸,对付也怕它炸。
嗯,是时候召唤出我们的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了。让他来一一为大家解决“痘根”问题。
同一地方经常复发?“痘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扎根”于一个地方,如果要长痘痘,一定是在这里;皮肤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第一个发作的也一定是这里;好不容易出白头自然脱落了,皮下也一直有鼓鼓的东西,过段时间又成了一颗新痘。
所以,反复复发的痘痘真的是有一个“痘根”在皮肤里吗?不除掉它,痘痘就不会好吗?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皮肤科教材里是肯定没有这个说法的,不过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其实这种所谓的“根”及其伴随的同一位置复发的现象,都是由于长痘的位置那儿,有一个深埋在皮肤里面的囊。每次大家挤痘痘,都只是把痘痘里面的豆渣样物质给挤了出来,那个囊也随之变得扁平,看起来炎症也消退了。可下次万一有什么刺激因素,囊里面又会再次发炎、长痘。所以,如果发现了有某个位置反复长痘,医院,由医生把那个囊给挑出来,免除后患。必须挤到流血才“干净”?学生时代长痘喜欢挤,有个说法是“痘痘不挤到流血,就是没挤干净,一定要挤到流血,痘根才能出来,痘痘才能好”,还有说“挤出来的血颜色发紫,是有菌的血,所以一定要挤掉才会好”,给我们吓得每次都必须抠出血才放心,然后热衷于买“拔毒膏”来祛痘。
所以,真的有“毒血”这个说法吗?“拔毒膏”又是什么原理呢?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幸亏是在网上问,这要是在门诊,相信每个皮肤科医生都会给你一个白眼……痘痘的发病虽然是由细菌引起,但长痘的本质还是炎症反应,你挤出来的东西里,细菌很少。白色的脓液主要是死掉的白细胞,紫色的血实际上就是瘀滞在那儿的低氧饱和度的血。觉得自己有毒血的,那是没分清武侠小说和现实。所谓“拔毒膏”,可能也就是溶解了痘痘顶端最薄的那层皮肤,把痘里的内容物引流出来而已,或许还加了一些抗炎的成分,比如……激素……,用那个还不如涂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呢。长时间不出白头?有些痘痘,长时间不出“白头”,变成一个硬硬的包,涂什么都没用,有时候还会疼。强行去抠去挤的话,也什么都挤不出来,最多流些组织液,但若是发炎了,后面出了脓头,反而挤掉会好得很快。
所以,这种痘痘是必须要通过“发炎”,“痘根”才会出来吗?不去抠的话,这种痘痘要怎么治疗呢?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性子急,所谓的“长时间”,估计也就是两三天……一般的情况下,外涂百多邦、班赛、克林霉素凝胶之类的都行,佛系一点,慢慢都会好的。就像我,前两天熬了通宵,又被人抓去吃了肯德基,脸上一下冒了五六颗痘痘,内心依然丝毫不慌,反正都是口罩社交,谁还看得到你的脸呢?“痘根各有各的不同?”这么多年的“挤痘”经历,可以说见过不少形态的“痘根”,有些是大脓头的那种,挤出来是软的一条白色东西;有些则是一颗有点硬的米粒状,挤完皮肤会留下一个肉眼可见的洞;有些则是表面已经没有伤口了,使劲挤,皮下的“痘根”会“砰”地喷出来,还伴随明显的皮肤被“冲破”的痛感,看着镜子上的白色东西,特别惊讶一个毛孔里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
所以,“痘根”有很多种类吗?为什么会出现皮肤表面是好的,但下面包藏着痘痘的情况出现呢?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除了第一个,其他的都不是什么“痘根”,只是刚好观察到的挤痘痘的不同现象而已。囊肿的原理见前文。
除开囊肿,其他痘痘的原发地都是在毛囊皮脂腺导管,只不过位置不同,深浅不一,长得浅的就容易看到脓挤。至于那些长得深的,其实只要你不去挤它,人家慢慢自己也就消退了,你这一挤,创伤导致的炎症影响的范围更大,更容易留下痘印。
求求你们别手痒了,明明所有人都告诉你不要挤,还是不听。挤就算了,还理直气壮来提问。
这要是面对面,你得把医生给气死。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被气到挂电话的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的回答。首先,别挤痘痘,别挤痘痘,别挤痘痘!
其次,痘痘不存在“痘根”的概念,除了囊肿会有个囊壁,不挑除的话会一直复发;
然后,那些奇形怪状的所谓“痘根”只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痘痘被你强行挤破的表现而已;
最后,长痘要看医生,去看医生的时候,别用以上这些话去气他……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感谢
总是找不到对象医生对本文的技术支持和审核。道理听过一箩筐,但为什么我买的祛痘产品总没用?为什么我的痘痘比别人难祛除?如果你希望:点击“阅读原文”,到获取更多实用祛痘法!
文字编辑:兔子
版式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和我们互动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