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医院原副院长、胃肠外科带头人,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所长朱正纲
“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去年起,朱正纲开始去“拦刀”,他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本文章正是综合自朱正纲老师在“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TED演讲”等的公开演讲。
1.不惜得罪同行,到处去“拦刀”晚期胃癌患者不要再盲目开刀了!朱正纲此言一出可以说是刷爆了朋友圈。
“我不知道我能拦下多少刀。”说道这里朱正纲教授神色凝重。他医院胃肠外科的带头人、我国胃癌诊治与研究专家、“一滴血筛查早期胃癌”项目的领衔者,近一年来,朱正纲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胃癌晚期患者身上,他总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
按照传统的认知,手术切除是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最后的希望,可朱正纲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对待晚期胃癌患者不可轻易动刀,而是应该积极开展术前的转化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使患者原发肿瘤与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临床降期效果后,再争取进行根治性的手术。
“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特别是高水平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进展期癌肿并不能单纯依赖手术治疗而解决”。
2.“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从去年起,朱正纲开始去“拦刀”,他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
在第十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朱正纲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在这个我国最高级别的胃癌大会上,一系列新数据让他轻松不起来。
去年,全球新增万例胃癌患者,中国占42%。这数字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胆颤。胃癌在我国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已排名第二位。
“我们的问题是胃癌早期病例太少,仅占10%,也就是说90%新发现的胃癌都到了中晚期。对比日本、韩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达到50%-60%,甚至70%。”因为早期诊断率还不高,大量病人拖到了晚期才被发现。
“我们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得了肿瘤肯定首选开刀,之后,再化疗、放疗。这就像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等把周围的小土块清理掉。”
“走到今天,这种治疗观念医院,医院里,来一个,就开(刀)一个。恐怖的是,就随访一年发现,晚期病人开刀后没多久就复发了,生存期很短。因此,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
3.开刀对医生来说,收入更高些!“中国胃癌晚期病人开刀都活不过一年,其中有学术因素,也有非学术因素。学术因素是我们现在的治疗技术、水平还有限。非学术因素有收入分配、医疗服务定价等,比如,开刀对医生来说,收入更高些。”朱正纲谈到。
“过去我们外科一味追逐开刀,手术难度很大,医生也很累,手术后的效果还不好。现在讲求的是转化,怎么把晚期转化到相对早期,降期对患者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为什么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活不过一年?朱正纲解释,晚期肿瘤扩散广,转移灶往往开不干净,结果在手术打击之下,肿瘤自带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导致它们启动更强烈的反扑,在生物学上就能观察到肿瘤细胞加速增值,临床上就会观察到晚期胃癌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复发,且来势汹汹。
4.如果开刀,现在已经装进‘小盒子’了朱正纲并不是唯一的“拦刀医生”,与他一道奔走的,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一些医生。他们说,希望把整个肿瘤治疗行业的观念转变过来。
让这群大多是外科医生的西医反思手上这把刀的,是近两年国外提出的“转化治疗”新概念。
这个新概念认为肿瘤治疗应该是在手术前先把病灶控制好,把转移灶缩小甚至消除。就是先“转化”肿瘤,把大肿瘤转成小肿瘤,把晚期肿瘤转化到中期、甚至早期,然后再开刀,达到手术切除甚至根治的结果。
一年多前,医院开始探索这种治疗方法,结果令医生们吃惊:原本大面积扩散的肿瘤细胞不见了,腹水不见了,拳头大小的肿瘤缩小到豆粒大小……一批晚期患者在几个疗程治疗后,再接受肿瘤手术切除,存活至今。
而此前,医生给他们的生存期预判仅仅是3-6个月。
“要是去了其他地方治疗,现在怕是已经装进‘小盒子’了。”一个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晚期患者感激不已。这个患者治疗至今已一年多。
5.不能让一批批患者白白地牺牲“转化治疗”这种国际上的最新肿瘤治疗正是试图规避外科的局限。
目前,超过七成的晚期患者治疗后得到肿瘤彻底切除,这个成绩让国际同行都侧目,对这群医生而言跟打了兴奋剂没两样。
这群首先被刷新了观念的医生堪比“种子医生”,他们开始传播新观点。“我们担心医院还在实践旧理念,一批批患者白白地牺牲。”
尝到这种治疗的甜头,令朱正纲现在迫切地想做三件事:
第一,让社会知道晚期病人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轻易放弃;
第二,想对医务人员说,观念要更新;
第三,继续坚持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
“我真有点急了,‘转化治疗’可以挽救一大批病人,但这个理念远没普及。”
朱正纲算了算,医院也好、医院也罢,一年胃肠外科也就看三五千例病人,对比每年全国新增的42万例胃癌患者,真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朱正纲目前致力于牵头全国的多中心研究,希望纳入更多病例,进一步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并结合基因测序、关键基因筛查、个性化用药等基础与临床结合的角度做深入探究。
延伸阅读
胃癌晚期要如何护理才能减少疼痛?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晚期的疼痛经常困扰着胃癌患者。那么你知道晚期胃癌疼痛要如何护理才能减少疼痛吗?
晚期胃癌疼痛如何护理
01
药物止痛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评估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并注意观察止痛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减量或停药。在患者疼痛反应强烈时,适当加用镇。
02
非药物止痛
让患者听音乐,静坐行节律性深呼吸,按摩和热敷疼痛部位,增加娱乐活动,分散其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使患者产生若干积极的生理变化,增强止痛效果。
03
加强基础护理
晚期胃癌患者全身衰竭,各脏器功能相继减退,大多数患者丧失自理能力。或因手术、化疗抵抗力下降,晚期胃癌恶病质者,以及伴有肝、肾、心功能严重损害者易发生合并症,因此应认真落实生活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保持被褥衣物的清洁干燥,预防褥疮发生,搞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同时应注意保暖,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环境,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04
心理护理疼痛
胃癌晚期多数患者有着因为疼痛而呈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崩溃现象,此时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疼痛的程度常与人们对过去经验的回忆、痛因的分析、情境的理解、注意的程度、后果的预料等心理活动有关,所以疼痛有相当的随机性和可变性。癌症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情绪。故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十分必要。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同情病人,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姿势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情绪,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痛苦,及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技术操作要敏捷、熟练,动作要轻、稳,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认真落实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使其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树立继续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从而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
1、癌瘤压迫、闭塞或浸润动静脉和/或淋巴管。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
2、心理因素。这种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比较常见。
3、癌瘤侵及骨骼。这也属于导致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
4、癌瘤浸润或压迫神经。这是引起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之一。
5、手术后体表神经和植物神经受损引起新的疼痛。这种晚期胃癌疼痛的原因较为明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