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病例略烧脑,请自带小板凳就坐。
患者青年女性,病程1年半,以腹部症状起病,后出现胸部症状,检查发现多浆膜腔积液,多次胃镜未见明显异常。
PET/CT图像特点
腹部病变
比较明显的异常是腹盆腔大量积液,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积液中有无放射性分布一定程度上能够提示为渗出或漏出液,但不完全一致。另外比较明显的异常是左附件区代谢轻度增高的软组织影,定位于左侧卵巢,右侧卵巢也有轻度摄取。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卵巢的摄取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我们知道,卵巢的生理性摄取差异非常大,主要与排卵期的卵巢组织修复有关。判断卵巢摄取是否为生理性首先可以结合月经史,另外,影像表现本身也很重要。首先,从卵巢大小上,青年女性正常卵巢大小直径一般为3cm左右,本例左侧卵巢体积有增大。其次,从卵巢密度上,排卵期的卵巢由于卵泡形成,密度会偏低,并且密度可能不均匀,本例左侧卵巢密度与肌肉相当,相对正常卵巢密度偏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PET/CT一般使用低剂量CT用于定位及衰减校正(本例CT采集是kv,30mAs),密度分辨率不如标准剂量的诊断CT,对密度的判断应慎重。另外从代谢活性上,卵巢的生理性摄取的原因主要是排卵后的修复,一般是局灶性的代谢增高,很多时候代谢增高区是卵巢的一部分而并非整个卵巢代谢高,代谢程度可高可低,取决于修复期的活跃程度,但本例表现为卵巢弥漫性代谢增高,因此可以考虑左侧卵巢摄取为病理性。此外,右侧卵巢也可见轻度摄取。
明确了左侧卵巢异常,接下来要考虑,卵巢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
良性病变主要考虑结核性腹膜炎累及卵巢以及卵巢良性肿瘤。第10期病例我们讨论过结核性腹膜炎+卵巢结核(回复“C10”可查看),本例不考虑其它表现,单从病变代谢活性来看,可除外结核。虽然结核等炎症的病灶代谢活性取决于炎症活跃程度,处于愈合期以及陈旧性的结核灶代谢可不高。但本例中,病变范围广,累及胸腹盆腔多系统,临床上症状也逐渐加重,因此判断如果是结核,必然处于炎症活动期,代谢应明显增高,与本例的代谢不符。另外,外院抗痨治疗无效也是佐证。
卵巢良性肿瘤也分为上皮、性索间质和生殖细胞来源,本例中卵巢的代谢活性可为良性或者交界性病变。结合卵巢占位+多浆膜腔积液,需考虑卵巢纤维瘤+Meigs综合征的可能[1],除纤维瘤外,其它一些性索间质肿瘤也可伴Meigs综合征。但Meigs综合征的胸腹水是良性,肿瘤切除后胸腹水自行消失,本例肺内的广泛病变无从解释。除外。
此外,本例还有肠系膜和大网膜的增厚及小结节,代谢不高,比较隐匿,需仔细结合定位CT寻找病灶。
恶性病变主要考虑卵巢原发恶性肿瘤伴广泛转移以及卵巢转移瘤。卵巢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为上皮癌,可单侧或双侧,转移方式通常为种植,可伴淋巴结转移,与本例有相似之处。但卵巢癌为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癌,病变通常为囊实性,而本例左侧卵巢是均质的实性病变,不太符合。另外,卵巢癌的代谢活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比较高,交界性囊腺瘤代谢可不太高但无法解释广泛转移。综合来看,不是卵巢癌典型的表现。
至于性索间质和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转移方式通常为淋巴结及血行转移,此外可伴有特征性的内分泌症状和肿瘤标记物,与本例也不符。
若不是卵巢原发恶性肿瘤,那就需要考虑卵巢转移瘤了。上面提到,右侧卵巢也有轻度摄取,可能是双侧卵巢转移,同时还伴有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种植。另外,虽然腹盆腔积液都是代谢减低区,但在腹盆腔广泛种植转移的情况下,积液应考虑为癌性,没有代谢活性的原因与肿瘤细胞本身代谢较低,以及积液中肿瘤细胞数量不很密集有关。
卵巢转移瘤最多来源于胃癌,为种植转移,其它可能引起腹盆腔种植转移的肿瘤还有小肠、结直肠癌、胰体尾癌,所以我们需要特别留心观察这些部位隐匿的肿瘤,尤其在转移灶代谢都不太高的情况下。我们仔细观察了肠道及胰腺,并未发现形态、密度及代谢的异常。胃充盈差,不易判断,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