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重获新生

国家癌症中心年在《中华肿瘤》杂志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乳腺癌发病新增30.4万,排在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7.0万,排在第五位。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在我中心成功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病例。

小月,今年38岁,有两个孩子,因“确诊右乳癌1年余,胸闷、气短、腹胀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入住我科。

初见小月时,小月的营养状况很差,家属用轮椅推入病房,当时她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右颈部及右侧腋窝可以摸到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并且她的右侧乳腺质硬、固定,表面皮肤有肿瘤侵犯,可见散在暗红色结节。进行肺部查体时发现胸腔积液,腹部查体摸到肿大的肝脏,发现腹腔积液。

我们回顾了小月的病史:小月在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及右侧腋窝包块,当时在外院行“右乳及右侧腋窝包块穿刺活检术”,活检病理示:右乳浸润性癌,右腋窝淋巴结见浸润性癌。免疫组化示:ER(+≤5%)、PR(+5%)、HER2(3+)、Ki-67(+25%)。当时已经确诊“右乳癌伴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外院建议做手术,小月因惧怕手术未同意,未再行进一步治疗。在去年11月份时,小月出现了胸闷、气短、腹胀、皮肤、巩膜发黄,逐渐加重,医院行全面检查发现右侧乳腺癌已经转移至肝脏、骨及多发淋巴结,并且有胸腹水、双肺癌性淋巴管炎。

小月这时已经是乳腺癌晚期,而且处于生命的终末期,因病情较重,医院未接收,家属万分焦虑,经多方打听,不远千里找薛妍教授救助。我们积极收治了小月,进行了MDT会诊,给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艾立布林”治疗,并联合“胸腔、腹腔热循环灌注治疗”。10天之后,病情出现了明显好转,小月右侧乳房及右颈部包块明显缩小、变软,胸闷、气短、乏力、皮肤发黄明显改善,小月从卧床不起到可以下床活动。我们继续上述方案的治疗,治疗2周期后,我们复查发现小月的肝功(图A)、肿瘤标记物(图B)明显下降,双肺癌性淋巴管炎(图C)已消失,肝脏转移瘤(图D)也明显缩小。看着小月的状态一天天好转,家属们非常激动,多次向我们表达谢意。

A图

B图

.11.18

.1.16

C图双肺病灶缓解

.12.26.1.18

D图肝脏转移瘤(箭头所指黑色区域)明显缩小、腹水消失

现在的小月对生活充满信心,住院期间画着美美的妆,每天查房都给我们信心满满的微笑。我们挽救了一个患者,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愿我们共同携手、共抗肿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yf/82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