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作为乳腺癌、妇科肿瘤、男科生殖器系统手术后或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常常给肿瘤患者带来困扰,影响美观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朋友们的生存质量。淋巴水肿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如何有效预防并正确治疗呢?
专家介绍王维: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培育单位负责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金世元传承工作室(重庆)负责人,国医大师金世元弟子,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计委“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优秀巡讲专家。擅长运用中医“六位一体”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中医药辅助术后、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康复调理及防转移复发;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恶心、呕吐、脱发、发热、汗证、食欲差、口干、虚弱、失眠及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对运用中医药养生防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上午
门诊地点:医院国医馆诊室
刘绍永: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应用中药联合针灸、艾灸治疗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癌因性疲乏、手足综合征等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靶向治疗常见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康复治疗;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常见病。现任重庆市养生保健学会营养食疗专委会秘书,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门诊地点:医院国医馆3楼
据WHO统计,淋巴水肿在最常见慢性疾病中排在第11位,全球范围内约有1.7亿淋巴水肿患者。乳腺癌患者中有12%~60%发生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妇科肿瘤治疗后有28%~47%发生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
肿瘤治疗后的继发性淋巴水肿约占全球慢性淋巴水肿患病人数的一半,其余1/2的患者有包括原发性淋巴水肿、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淋巴水肿、外伤后淋巴水肿,以及全身其他原因累计淋巴系统后的水肿。
淋巴水肿是由于手术或放疗造成淋巴系统受损或发育异常而导致淋巴循环障碍,引起机体某些部位、局部组织器官的淋巴液超出系统运输能力或回流受阻,淋巴液淤积在组织间隙内,造成包括组织水肿、慢性炎症和组织纤维化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多发生于机体的一个部位,最常见于肢体,也可发生在面部、颈部、躯干,以及外生殖器。
淋巴水肿的分期判断淋巴水肿的分期(根据国际淋巴协会淋巴水肿分期)
0期(隐匿期):淋巴管以承受某些损害但尚不明显,输送能力足以应付被移送的淋巴液,淋巴水肿未出现,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1期(自发性可逆期):组织处于凹陷期即手指按压时组织缩进,然后逆转升高恢复。通常在早晨醒来时,肢体或受累区正常或几乎正常。
2期(自发性不可逆期):此时组织具备海绵样,并被认为是非凹陷性,即当被手指按压时,受累区反弹无凹痕。此时如果把肢体抬高,水肿无改善。Stemmer阳性体征,此期纤维化标志着肢体硬化的开始,以及肿胀的增加。
3期(淋巴滞留性橡皮肿期):此期肿胀不可逆,通常肢体或受累区显著增大。组织变硬(纤维化)且反应迟钝,Stemmer阳性体征。
1期→2期→3期
综合消肿治疗淋巴水肿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需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疗效最为肯定、应用范围最广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淋巴水肿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CDT)。CDT治疗包括以下4个部分:
1.皮肤和指(趾)甲护理:淋巴水肿患者容易发生皮肤和指(趾)甲感染,细心护理这些部位,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和保湿,保持皮肤健康和完整,在夏季,应注意避免蚊虫叮咬,预防感染发生对于CDT的成功非常重要。
2.手法淋巴引流:外部物体对身体组织的压迫和按摩等都能增加淋巴液的回流量,通过对淋巴管的压迫能推动淋巴液体的流动、肌肉收缩。手法淋巴引流是沿着人体淋巴结的主要聚集处,如腋下、下颌、锁骨外侧、腹股沟。
3.弹性压力治疗:是指采用特定材质制作的特定尺寸的压力袖套、压力袜和压力绷带来治疗外周淋巴水肿。
4.功能锻炼:患者应遵循医师制定的运动计划以维持和改善治疗效果,在运动时应穿戴弹力衣或佩戴弹力绷带,以便能改善淋巴循环并最大限度地恢复淋巴系统功能。通常建议每次运动时间10-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2次。
淋巴水肿患者需要注意什么?1.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与防护措施
(1)避免用手术侧上肢提拎重物。
(2)避免在患侧上肢做静脉注射及测量血压。
(3)避免患侧上肢做重复性多的活动。
(4)避免穿着过紧的内衣、外衣,以及过紧的手表和首饰。
(5)避免患侧上肢被蚊虫叮咬、刀割伤及暴晒。
2.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与防护措施
(1)抬高患肢可以预防下肢淋巴水肿。
(2)坐飞机长途旅行、长时间行走和攀爬时建议穿着压力裤袜,应当避免在没有穿着压力袜或弹性绷带的情况下做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的运动。
(3)双腿在坐位时避免交叉,避免长久坐姿,建议长时间坐位过程中应间断性站立行走,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及淋巴循环。
(4)避免穿着过紧的鞋子或袜口过紧的袜子。
病案分享治疗前治疗后
李女士,左乳癌术后1年,左上肢水肿1月。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针对李女士的淋巴水肿,肢体维度测量、皮肤触诊等,考虑李女士的淋巴水肿处于2期。检查后,中心为她制定了淋巴引流手法治疗、适量运动等康复治疗方案。治疗一周后,其左上肢肿胀好转,李女士自感轻松,上肢关节活动度也有一定程度改善。
文字:傅子芮、刘绍永编辑:许淑娟
审核:王维、蒋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