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例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就长肿瘤,医

很多孕妇到了快生的时候,都会感到紧张——辛苦怀胎这么久,心里都盼着临产前可别再出什么事情了。杭州31岁的孕妈小徐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实却没那么随人心愿……

孕妈怀孕37周做产检B超

宝宝可能得了个“肿瘤”

成年人得肿瘤不算稀奇,但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得肿瘤,是怎么回事?

孕医院检查出来结果不大好之后,医生就建议她去浙大妇院确诊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麻烦的情况,也建议小徐在浙大妇院生。

经过再次产前诊断B超检查和MRI检查,医院的专家会诊,医生得出的诊断是:小徐的宝宝患有“颌下肿瘤”,也就是在下巴附近长了一个肿块。

这个肿块的性质尚不能确定,但是由于孩子太小,这个肿块将很可能在孩子出生后压迫呼吸道,导致孩子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出现窒息,导致最坏的结果。

怎么办?孩子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呆了37周,眼看着就快要出生,而且除了这个颌下肿瘤之外,其他发育都没问题,医生和家属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孩子。

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副主任王金湖和麻醉科副主任胡瑶琴赶往浙大妇院开启院间联合会诊。经过评估,宝宝有存活希望。关键在于,宝宝的肿瘤太大,出生时可能严重压迫呼吸道,导致宝宝无法正常呼吸,最终窒息死亡。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在宝宝刚刚露头的时候,就立刻进行手术,保证宝宝的呼吸。

边生产边手术?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给产妇治疗,给新生儿治疗,本来是浙大妇院医生的日常工作,但是给小徐的宝宝治疗,却是医生们很少遇到的。这个宝宝需要“一露头”就马上治疗,通过外界力量才能进行呼吸。这就需要在剖宫产手术中给宝宝进行产时宫外治疗(EXIT)。

产时宫外治疗(ex-uterointrapartumtreatment,EXIT)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手术方式,最初应用于严重先天性膈疝阻塞气道的胎儿,保证胎儿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EXIT的基本原理是维持母胎循环(维持子宫胎盘灌注)直到胎儿气道稳定或相关胎儿手术结束。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胎儿在接受手术时,身体的下半部分仍在子宫内。

当产前诊断提示胎儿气道异常或心肺功能不稳定时,可以考虑行EXIT,在维持胎盘循环基础上,通过外科手术使患儿完成从胎儿到新生儿的过渡,改善胎儿结局,使潜在的危险变成一个可以操控的过程,避免胎儿气道阻塞和缺氧。

宝宝肿瘤情况还不能确定

医生们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

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第一种方案,是先开放气道,用插管的方式帮助宝宝呼吸。“胎儿MRI显示,现在的压迫现象还不明显,所以我们第一步先尝试插管。这种方式就相当于直接把氧气输送进宝宝的肺部,不通过呼吸道直接呼吸。”医生介绍。

但是插管如果不成功呢?那就只有采用第二种方案,将气管切开。因为如果无法将氧气输送进宝宝体内,宝宝由于颌下肿瘤压迫无法正常呼吸获得氧气,那么这个宝宝一旦跟妈妈的母体分离,离开胎盘的氧气供应,很快就会因为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所以只能在宝宝彻底跟妈妈身体分离之前,就施行气管切开,从而让宝宝获得氧气。

气管切开,对于一个还没完全出生的宝宝来说,不免让人心惊。如果能够插管成功,之后的治疗时间就会更加充分。能够成功插管,对于宝宝、对于医生来说,都是更好的结果。

小徐的剖宫产手术当天,浙大妇院产三科、麻醉科、手术室,联合浙大儿院五官科、麻醉科、肿瘤外科,组成了力量庞大的专家团队。儿科医生们都在旁边等待,一旦有情况马上抢救。

但是,留给医生们的时间依然不多了。

宝宝露头之后,断脐之前,是靠胎盘提供氧气,但是这种氧气可以支撑宝宝的时间却是一个未知数。“最多一个小时,也可能是几分钟。”所以,在宝宝出来之后,需要马上插管。

医生给患者手术中终于到了小徐生产的日子。“出来了,宝宝的头出来了……”胡瑶琴立刻上前,将宝宝的头轻柔地放在妈妈左下腹,接下来的操作就要在妈妈小徐的肚子上进行。现场情况却让在场专家一阵紧张……宝宝的颌下肿瘤以内生性为主,意思是肿瘤主体部分向口咽内部生长,几乎完全覆盖了声门及气管入口,可视喉镜伸进去,视野几乎完全被肿瘤全部挡牢,除了瘤体什么也看不见。至于气管插管,更是没有丝毫空间可以插进。专家们转换思路,换上了普通喉镜。王东披医生小心翼翼地将宝宝的头往后仰,胡瑶琴医生置入喉镜、上挑会厌,终于看到了1/3的声门,当机立断顺利将气管插管插入宝宝的气管。宝宝得救了!整个过程大约用时5分钟,这是宝宝生死攸关的5分钟。宝宝插管成功,等在一旁的NICU马上进行转运,为下一步宝宝自主呼吸的治疗进行准备。

这个在妈妈肚子里就长了肿瘤的宝宝,有惊无险地闯过了出生第一关。

经过进一步诊断,宝宝患了巨大淋巴管畸形,有数个较大的囊腔存在。肿瘤外科为宝宝进行了肿瘤穿刺,抽出了25毫升的囊液,接着将硬化剂注入瘤体内,不出意外,瘤体将逐步缩小,气道压迫逐步解除。

更大的好消息传来,宝宝的气管导管顺利拔除,意味着宝宝可以脱离外界帮助,自由呼吸了!

自然的选择,给了人类生育困难和挑战;医学的发展,则让生命的延续有了新的可能。当危险来临,医生们用实力证明了的自己的话:“你命有我,不由天!”

猜你喜欢|杭州网

往期精选EditorsChoice

1、49、…周江勇做客央视《对话》破解数字经济“杭州密码”

打给“违章”私家车“求情”,网友怒赞!

粉丝万的直播网红,涉嫌拐卖未成年少女被浙江警方抓了!

一万五买“兰基博尼”?网友:价格不重要,车名让人耳目一新

动车上女乘客突发疾病,杭州一名医生立刻冲上前……

合作或广告请回复“商务合作”

来源:杭州网记者杨威通讯员孙美燕,部分内容综合自浙大儿院

编辑:程嫚嫚

大医之道,敬畏生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chunmeirongyuan.com/nxlblwh/7196.html


当前时间: